我在1982有个家第17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58/2996


“他好像还在研究一种能在盐碱地呀、海水滩上种植的水稻,让咱们国家亿亩荒滩变良田。”
王向红和秀芳对视一眼,两人傻了:“海边滩涂上种植水稻?这怎么可能啊!”
“就是,58年59年的时候倒是有公社嚷嚷着搞这个来着,费了好些力气来开垦滩涂,就是你说的那样,当时还有个口号,叫做‘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盐滩变良田’。”
“最终结果呢?水稻插秧全死了,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和人心的破坏!”
王忆说道:“那支书我问你,靠算盘和打气筒让卫星飞上天,这是不是更不可能?”
王向红要反驳,王忆接着说道:“不讲科学的乱来那叫瞎搞,在科学知识的指导下去有计划的完成任务,这叫研究创造!”
“你相信我,袁专家的团队真的有办法能做到这点!”
王向红一听他说‘你相信我’,顿时迟疑起来:“我不是不信你,我也不是不信专家,是当年确实发生过这样的事。”
“当时是、是黄土公社吧?他们也不是不讲科学瞎搞,他们在滩涂上发现了一些能在海水里生长的野稻子,以此为目标来种水稻的,结果还是失败了嘛。”
王忆笑道:“行了行了,这个咱们不争了。”
“国家这次又不让咱们生产队去搞研究,让咱们学习人家的劳动精神,这一不会劳民伤财二不会铺张浪费,所以咱们有什么好争辩的,对不对?”
王向红点点头说:“这倒是,那咱们怎么去开展这个学习工作呢?”
王忆想了想,说:“要不然开个社员代表和党小组会议讨论一下?”
===347.秋雨朦胧蓑衣换雨披(祝节日快乐)===
王忆回到山顶,心里琢磨起了怎么开展向袁隆平同志学习的活动。
或许可以把学校改名叫隆平小学?
算了,这代价有点大。
要不然把码头改成隆平码头吧?或者吧礁石滩起名叫隆平滩,以作纪念。
这种纪念活动挺有价值的,他记得后来有一颗小行星就是以袁老爷子的名字而命名的。
他们生产队这种小地方当然跟小行星的起名没得比,可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重要的是心意嘛。
这事说好办也好办,反正就是生产队内的一次学习活动,随便应付一下就行啦。
或许可以啥时候去一趟22年,网上查查各地都是怎么举办学习活动的。
天气阴沉到下午,再次有秋雨落下。
这次雨势依然不大。
雨点敲打在树叶上发出唰啦唰啦的声音,细密而朦胧。
不知道是雨滴太小还是湿度太大,就在下雨的时候,海上放雾了。
这种天气不能打拳,于是学生们再度上起了音乐课和文化课。
王忆手底下的兵多了,他自己的空闲时间也多了,这样他可以撑起一把伞在秋雨中慢慢溜达。
雨中赏秋光,挺惬意的。
溜达到后山,他看见山脚下的海水中,有一些妇女弯腰站在潮汐边缘搜寻着什么。
她们穿着蓑衣、戴着斗笠,雨水落在上面滑下来,海水从她们挽起裤腿所露出的小腿上冲刷而过,很有一种传统生活风情。
这种场景好看不好受。
天气虽然还没有冷下来,但下雨天的海水难免会更凉一些,这种天在海里捞海货挺折磨人的。
而且蓑衣这东西的防水效果不好——它的不好不是绝对的不好,这种手工艺品很吃手工艺人的手工水平。
像是岛上人家穿的所以都是自家老人编出来的,工艺不行,防水效果就不行。
再说了穿着蓑衣来劳作还有个问题就是太笨重了,本来人在海水里头要迎风搏浪站稳身就不容易,何况还套着这么个笨重东西?
王忆走过去问道:“婶子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一个叫刘小英的妇女站起来回头看他,笑道:“找拳螺啊,你不是没吃过拳螺想尝尝什么滋味吗?”
旁边名叫张盼红的妇女也站起身来。
她反手捶了捶腰说道:“嗯,今天本来要上工,结果下雨我们菜园里的活做不了就歇着了,这雨下的不大,过来给你找点拳螺吃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58/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