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17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54/2996


美味的午餐永远能最好的激励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于是随着一大碗猪骨汤面条下肚,学生们热情洋溢的开始诵读课文:
“aoe,a、医生检查嘴巴说‘a’!o、公鸡打鸣喊‘o’!e、大白鹅的‘e’!”
“秋天!天,那么高,那么蓝。蓝蓝的天上飘着几朵白云。天底下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稻子熟了,黄澄澄的像铺了一地金子!”
“桥!清晨,我来到金陵长江大桥。今天的天气格外好,万里碧空飘着朵朵白云。大桥在明媚的阳光下,显得十分壮丽……”
“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几十年前的一个书塾,现在是鲁迅纪念馆的一部分。书屋正中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上的古松底下卧着一只梅花鹿……”
“海上日出!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
王忆听着学生们的晨读看向远处的海天相接处。
今天没有太阳升起,只有不着边际的海浪不停歇的翻涌。
不经意间他突然意识到。
今天是白露。
凉凉风起,海岛有了秋意!
半上午的时候有人乘船来了。
王忆一看是熟人,在县一中同宿舍的同学黄辉。
黄辉上来跟他打招呼,问道:“听说你们学校现在兵强马壮,比我们学校的教师还要多?”
王忆笑道:“还行吧,确实是又有几位老师加入了我们的团队。你今天上午没有课?怎么有空过来找我?”
黄辉说道:“有课,第一节课和第四节课是我的,所以中间有空,我就出来找你来买点东西——我过来买毛毯,你门市部里现在有毛毯吧?”
王忆说道:“有啊,天气冷了,确实要准备一床毛毯了。”
他领着黄辉去门市部,打开一个箱子,里面是叠得整整齐齐的毯子。
毯子样式复合八十年代风格,通体粉红色上带有一些大红图案,有的是喜字、有的是凤凰同飞、有的是松柏。
但风格复古质地不复古,这些毯子都是拉舍尔毯,双层加厚、保暖又亲肤。
相比之下这年头卖在农村的毛毯好些不能看,上面的绒毛很粗糙,裸体盖着毛毯会被刺挠的睡不成。
黄辉一摸毯子顿时心动了。
这毯子摸上去就暖和,而且手感特别好,很软很舒服。
他问道:“这是什么材料的毛毯呀?我还没有见过这么好的。”
王忆说道:“具体什么材料我也不知道,是从沪都买回来的。”
黄辉说道:“难怪,这是沪都轻工业的产品啊。”
七八十年代的沪都轻工业是共和国的巅峰制造,不管城乡哪里的居民,好些人买了沪都的商品只要带着标签且标签上能证明它来自沪都,那他们都不会撕掉标签,而是连同标签用一段日子。
黄辉拿到毛毯后第一时间去找标签,结果没找到,他还觉得很是遗憾。
他又问道:“这毛毯这么好是不是很贵?”
王忆说道:“确实不便宜,我给你出厂价,十五块钱,其实你在沪都百货大楼去看,一件毛毯最便宜都要二十元,我这还是高档面料呢。”
别人说自家的货是高档产品黄辉会嗤之以鼻,当做是抬价的理由。
可是王忆这么说他没疑问。
倒不是多相信王忆,而是他上手摸过这产品了,面料确实很好,他肯定要买。
于是他又仔细的摸索了一下毯子,感叹道:“真舒服,滑溜溜的可真好。”
这样他问道:“我买两件行不行?”
王忆说道:“行,咱们是同学,我不赚你的钱,免得让人背后说咱们的笑话。”
黄辉感激的说:“太感谢你了,王老师,谢谢了。”
他从裤兜里掏出钱,掏出三张大团结仔细看了看,确认这钱没问题递给了王忆。
“我自己选两个花纹样式的行不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54/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