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17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51/2996


祝真学笑道:“好好好,来一块肥点的。”
肥美的五花肉炖的颤颤巍巍,肥点的也不腻,因为油脂已经被墨鱼鲞给吸出来了,吸得本来干巴巴的墨鱼鲞油汪汪的,一口咬下去往外呲油。
这东西用来盖饭那是顶级美食,特别是五花肉中滋润进了墨鱼鲞的鲜味,一口肉一口鲞一口米饭混合在一起。
鲜、香滋味在满嘴巴里打旋。
王忆没白去海上拖墨鱼,这都是他的劳动结晶,领袖说的对,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吃的饱饱的拉开躺椅往门口一放,躺在上面枕着手臂抬起头来。
夜空中星光点点。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渔家傲!
这真是渔家的生活让人感到满足又骄傲。
今晚这一顿真是吃的好、吃的有必要。
因为这顿饭把人吃的全身暖洋洋,然后当天下半夜突然降温了。
北风来了!
吹了一夏的南风改成了北风,西伯利亚的寒流今年第一次造访了神州大地。
窗户打开的王忆半夜被冻了个通透,不得不起来关窗户,他想了想又拉开门把老黄和四个胖崽子叫到床上。
岛上的狗天天下海洗澡,加上他睡的还是凉席所以不嫌狗脏。
他和狗共处一床,这下子真是暖和!
早上他换了件长袖衣裳出门。
天气阴沉沉的,没有了往日灿烂的朝霞也没有了温暖的海风,一阵风吹来,树枝上的叶片泛起了黄色。
“……七中全会公报发表后,在建设金陵路文明一条街的战斗行列中又增加了一支英姿勃勃的队伍,他们就是金陵路上的好八连,八连指战员们在金陵路上做了大量好事。”
大喇叭里响起广播新闻。
王向红听了后赶紧出来对王忆招手,然后示意他仔细听这条新闻。
“进入九月以来,八连指战员利用休息时间在金陵路上打扫街道、清除垃圾、扶老携幼、维持秩序。他们听说第一食品商店仓库里有上千吨糖果急需分拆、运送,就到这里参加义务劳动,受到了职工们广泛赞扬……”
王忆听了一阵挠挠头。
没听出怎么回事,于是他过去问道:“这新闻怎么了?”
王向红凝重的说道:“你没听到上半截新闻,这说的是沪都金陵路上的八连指战员的好人好事。”
王忆问道:“对,怎么了?”
王向红一拍大腿说道:“还怎么了,这沪都金陵路上有八连指战员,那富民街呢?富民街会不会有九连或者十连的指战员?”
王忆明白了:“你担心六子他们出事?”
王向红说:“那还能怎么着?”
王忆摆摆手笑道:“放心吧,就金陵路上有个好八连,富民街上只有治安员。”
“再说了,咱们又没有违法犯纪,国家没有出台法律、纪律条例说不准在街道上卖商品,所以他们被抓也没事,顶多是罚款和批评了事。”
王向红问道:“既然没有法律纪律条例,那为什么治安员还抓人?”
“因为影响市容了呗。”王忆解释说。
王向红悻悻地说:“啊?就为了市容整洁然后不让老百姓去做买卖?唉,算了,天冷了,你说有没有必要给他俩送个厚实衣裳?”
王忆摆手道:“放心好了,他们俩有钱,肯定自己买上衣裳了。”
王向红看看他穿着的单衣叮嘱说:“你自己小心别感冒,你身子骨不行,虽然又有三鞭酒又有沙虫滋补,可还是要当心。”
王忆一听这话很是羞恼。
怎么老是提这茬呢?我多强壮的一个汉子呢!
不过这天冷了确实得注意,是该进补一下了,广粤有句俗话叫秋天不补冬天扑,这里的扑是扑街的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51/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