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17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20/2996


他们上了一辆公交车,去往中百一店,也就是沪都的第一百货商店。
这百货商店历史悠久,1936年就开业了,曾经一度是远东第一道百货商店。
解放后这商店收归国有,一直服务大众,但六七十年代经济环境差,商店的顾客少。
如今改革开放后,春风先吹到了沪都,沪都的经济迅速萌芽进入快车道,各种百货大楼都投工建设以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今天是礼拜天,加上天气转凉了,中百一店所在的金陵路是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下车的时候陈谷提醒两人说:“在金陵路上可不要吐痰和扔垃圾,市政府刚颁发了两禁三包,现在抓的很严。”
一听抓的很严,麻六习惯性心虚。
因为以前流浪的时候他闯荡各地做小买卖,就是被抓的对象。
他不怕被抓,他卖的都是耗子药、针线布头这些人民群众需要的小东西,即使被民兵被治安局抓了也就是关两天来教育一下他,不会对他进行重拳打击。
有时候他实在卖不出东西去饿狠了,还会主动投桉自首混两顿饭吃。
可现在不一样了,他现在有老婆有大哥有组织,怕被抓了让家里人难堪。
以前那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现在他自己都穿上皮鞋了,属于江湖越老胆子越小!
于是听了陈谷的叮嘱他先问道:“沪都市政府现在有什么新政策?谷哥你说来听听。”
陈谷说道:“就是上个月刚出台了《关于禁止吐痰、禁止乱扔杂物的通告》和《关于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规定》,简称两禁三包。反正你们别乱吐痰扔烟头,那就没事!”
麻六一听放下心来。
他刚才被陈谷的警告吓得一个劲吞口水,已经把痰吞肚子里去了。
中百一店一直是沪都零售业的龙头,哪怕以王忆这来自22年的目光去看,这依然是一座超大型的百货商场。
这商场占地面积颇广,光是地上部分就有六层,设有19个部门。
它的买卖还不只是局限于商场大楼内,外面也撑起了一系列的棚子,里面有浓浓的甜香味弥漫,王忆踮起脚尖从人群外往里看,看到这卖的都是点心。
陈谷给他们介绍说:“这是南货茶食部,王老师是在首都念书哈?那你们等着。”
他掏出钱包死死的抓在手里,挤进人群排队买了一包点心出来:
“尝尝,京八件!”
王忆在22年吃过京八件,味道普普通通,而且口感太干了,于是他吃了一块后便让给了麻六。
麻六吃的津津有味,说:“我去首都的时候就想吃一口京八件,但那时候一分钱都没有,只能眼馋,没想到我倒是在沪都满足了愿望。”
“王老师你只吃一块吗?”陈谷挺失望的,“虽然沪都的京八件不如首都的正宗,但中百一店的茶食都是他们自己烤的,很好吃。”
“就拿这个京八件来说,它们跟首都做法一样,都是用猪油、水和面做皮烘烤出来的。”
王忆解释道:“我在首都吃这个吃腻歪了,咱们还是继续进去逛吧。”
商场门口是人潮汹涌。
进门之后就是营业柜台,陈谷给介绍道:“以前这里是茶室,买点茶食进门以后坐在茶室里可以喝着茶水看着金陵路上人来人往,很惬意。”
“结果这百货大楼瞎改,改成一排的柜台,卖的全是烟酒糖醋茶这些东西,真是乱来。”
王忆往外看了看后摇摇头,说:“商场这么改应该是为了吸引市民进来消费。”
“你看这一楼外圈的商品都是和普通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这样市民们平时走在南京路上,很容易看见店内商品,这样谁家里缺点什么就会想起来,从而进店购买。”
“而这百货大楼里各类商品齐全,市民们进来很容易会顺带着再买点别的,这样一来销售额不就提升了吗?”
他对麻六说:“你今天别光顾着看热闹,也要看看人家大商场是怎么经营的,对咱们的买卖以后会有所裨益。”
陈谷笑道:“王老师,如果你们想要学习商场经营,那咱们可就得从楼下的地下室开始逛。”
王忆正要说话,这时候忽然有人嚷嚷说:“抓奖了抓奖了!”
“啊?哪里要抓奖?中百一店今天还有抓奖吗?”
“是个小鬼子的企业跟中百一店联合搞了抓奖活动,快去看看、快去看看。”
这年头抽奖活动极少,因此听到百货商场举办抽奖活动,人群一下子躁动了。
本来往里走的赶紧往抽奖地点走去,本来往外走的也改成往回走,于是商场门口便形成了一道洪流般的人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20/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