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16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52/2996


王东方摇摇头说:“捕捞不了多少,现在鱼获少了,都让柴油味给——额,算了,这是瞎说。”
他本来要用岛上流行的老理由:改革开放了,外岛机动船多了,海面上一股子柴油味,把海货都给赶跑了。
但他很快反应过来,现在外岛各公社就他们生产队的机动船吨位最大、喝油最厉害,排出的油污也多,所以这个理由不能用了。
他继续说道:“我听我爹说,民国时候咱们福海渔场有墨鱼拖1000多号,年产墨鱼5000多吨,那时候渔场特别兴旺。”
随意的聊着天,王忆在船上站起来。
放眼望去,海上波光盈盈。
辽阔海面上有三四十艘鱼船分布的星罗棋布,有绿眉毛船、有阔头舢舨、有带角船、有平底船等等。
渔船大小不一、造型不同,但船上渔民的工作一样,一派繁忙景象。
渔网一直在海底慢慢的拖动,王真刚时不时的抬头看看天色,然后估摸着差不多了,他吆喝道:“好了,起网了!”
“起网了!”
“起网了!”
号令被周围的强劳力吆喝着传向远处,一艘艘渔船开始减速起网。
王忆来到船中搓搓手,协同了王东方准备一起去拉下纲。
刚才几分钟一网就有好几个墨鱼,加上他之前见识过海蜇渔汛期撩海蜇的盛景,所以他这会带上了期盼:
“东方哥,你说这一网咱俩能拖上来吗?这墨鱼可是怪有劲的,拼死挣扎起来不好对付,里面只要有个两三百斤墨鱼,咱俩恐怕就拖不动吧?”
王东方听到这话不说话,只是嘿嘿的笑了起来。
渔网挺沉的,两人一起喊着号子,统一了拉网节奏慢慢的把它给拔了上来。
光凭渔网这重量,王忆估摸着得有个一百斤两百斤的。
结果渔网出水面,这里面墨鱼也就一二十头!
挺大的渔网,里面干巴巴的只有一团的墨鱼,并不是王忆以为的一网都是墨鱼!
不过里面有一条加吉鱼,红灿灿的鱼身很漂亮,另外又有一些螃蟹。
螃蟹比墨鱼还多!
王忆都惊呆了,问道:“怎么回事?咱们运气太差了吧?这能有多少墨鱼?”
王东方说:“不少,我估摸着五六十斤是有,数量不多,但是很肥啊,嘿嘿,果然碰到了硬货!”
他拿起个墨鱼让它先喷墨,然后在阳光下照了照又笑起来:“好运气、好运气,果然是硬货。”
王忆问道:“这一网就捞到这么点墨鱼,就是硬货?”
当我摆出黑人问号脸的时候,不是我有问题,而是你有问题!
王东方说道:“我说硬货不是说数量,不过这数量也不少了,你以为咱一网能捞上来多少?你以为拖墨鱼跟撩海蜇一样,随随便便就能撩上来个几百斤?做梦啊!”
王真刚坐下歇息,说:“刚才东方说了,民国时候墨鱼多,那一千多号的拖网也不过能拖上来五千吨的墨鱼。”
“今天咱的收获行了,待会还要下网呢,今天至少下三网,咬咬牙狠狠心能下四网。”
王东方帮腔说:“对啊,你算计一下,要是咱每一网都有五十斤的墨鱼,那四网下来二百斤,一吨才两千斤而已,咱一天一艘船就捞了十分之一个一吨,不少了!”
王忆叹气。
生活不易。
难怪队里的工分不多,这捕捞工具落后加上海里货少,队里一年到头捕捞的鱼获并不算多。
捕捞的墨鱼不多,还很累!
第一网的墨鱼收起来交上大船集中收存,然后王真刚紧接着又指挥下网了。
王忆看出王真刚的体力不行了,应该是当年行军生涯给他身子骨伤害挺大的,于是他主动上去摇橹,让王真刚专门指挥。
王真刚笑了笑问道:“爷们,你能行?”
王忆说道:“嗨,我已经是个摇橹小能手了。”
“当然我现在经验还差一些,不过你和东方哥可以给我指挥,什么时候该加速什么时候该减速,什么时候该前进什么时候要后退,你们说,我来操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52/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