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15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48/2996


王忆这次要带上秋渭水去县里头,他给叶长安又带了药物、带了滋补品,而在此之前他们还要去一趟长龙公社小学。
秋渭水在县一中认识的好友崔红老师就在这小学当语文教师,这位女教师
.
相当文艺,醉心诗歌,但是一直没有成绩。
于是得知王忆写过几首诗都发在了大报上,她出于上进想要跟着王忆学习写诗,一心一意想跟王忆进行交流。
秋渭水能交朋友不容易,现在她的同龄朋友其实就秀芳一人。
而秀芳不是教师,这种情况下王忆很珍惜崔红递给秋渭水的善意,所以得知这件事后义不容辞要上门去帮忙。
他还给崔红准备了一份礼物,不是什么很珍贵的东西,就是几本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版的诗集。
这些诗集的出版信息被撕掉了,就内容而言它们在82年的新华书店也能买到。
但王忆要送的是22年的新版图书,在排版和纸质、印刷质量上那绝对能吊打这年代的出版刊物。
两人收拾好东西走向码头准备出发,途经几户人家看见院子里都晒上贝肉了。
难怪王向红说他回来就能吃上蛤蜊肉,确实,效率很高。
为了防止晒的过干,渔家晒贝肉要避开中午的烈日并不断变换晾晒地方。
要有阳光但阳光不能炽烈,要有风但风不能猛烈。
想要晒出点好贝肉是要花费工夫的。
不说别的,八月苍蝇多,为防止苍蝇污染贝肉,晒贝肉的人家会安排老人一直守在盖垫或者铺垫旁边驱赶蝇虫。
途经祠堂的时候王忆进去看了看,服装队的妇女们正在做躺椅的帆布椅面。
他说道:“这次我去城里准备进一批半成品的衬衣裤子,大的小的都有,所以你们抓点紧,等我带货回来咱就要先做衬衣裤子了。”
处暑之后天气说冷就冷,所以王忆得给队里人准备点长衣长裤,到时候便宜点卖出去。
另一个也给学生们准备一套春秋装的校服,这就是他们的开学礼物之一了。
妇女们答应下来果真加快工作速度,顿时,祠堂里响起了缝纫机的‘哒哒’声。
外面老人在讲古,高谈阔论声不可避免的传进来。
王忆琢磨了一下,决定给各生产小组带个能发出声音的礼物。
不是收音机。
收音机马上就要自己组装了,他要带录音机,邱大年已经给他买了几台录音机,还买了一台随身听。
王祥高的木匠队和祠堂里的服装队都可以放一台录音机放歌、放戏听,这样可以改善工作环境、改良工作心情、提升工作效率。
他和秋渭水上船,自己摇橹去往县里。
秋渭水坐在前面梳理被海风吹散的头发,正好一艘船回来,船上的凤丫笑道:“王老师,你这是送媳妇回娘家呀?哈哈。”
码头上的社员跟着说:“对,现在王老师跟咱老百姓一模一样了,拎着礼物、摇橹送媳妇回娘家。”
秋渭水嘻嘻笑,她很享受这样的感觉。
她也觉得这是两口子的生活状态。
王忆应和了几句摇橹远去,然后说:“小秋,咱俩找个好日子订婚怎么样?”
秋渭水立马抬起头高兴的看向他:“好啊好啊好啊。”
王忆说:“那这次回去我让支书给挑几个好日子给你爷爷送过去看看,然后我就按照咱外岛规矩跟你订婚!”
“这样咱队里开始建房子吧,咱俩得有一套新房,咱建二层小楼!”
秋渭水抚摸着长辫说:“王老师建房子的事不着急吧,我看过咱家里的宅基地,你要是盖起二层楼那就挡着后面王新新家里的阳光了,不好看。”
这事还真是挺头疼。
秋渭水说:“我听支书说了,现在队里要攒钱给全队盖房子,你是不是想要给全队盖楼房?”
王忆笑道:“路遥知马力,小秋知小王。”
秋渭水便跟着笑起来,她说道:“这样的话咱俩不着急盖新房子,先给生产队攒点钱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48/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