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14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53/2996


“海蜇渔汛期快要结束了,等结束了我让强劳力给你把桶都装满。”
李老古笑道:“不少不少,东西一点不少。”
王忆带来的东西品类很齐全,特别是孩子的零嘴,不光带了辣皮辣条还给带了豆干。
其他的至于糖块、麦丽素、瓜子花生更是齐全,还给带了一袋子的糖精面球。
糖精面球如今在天涯岛上卖不动了,孩子们天天摸知了猴抓知了蚂蚱来卖,手头有钱了,他们看不上糖精面球这种便宜货了,平时都是水果糖块起步。
所以王忆把糖精面球全给带过来了。
他把账本交给李老古,又给了李老古一台弹簧秤和一个巴掌大小的计算器。
看到计算器李老古更高兴了,他兴致勃勃的按了一下说:
“这个东西我知道,电子计算器!我在老大家里看到来着,当时他从公社的收购站借了来收鱼获算账用!”
李老古不是什么都不懂的老渔民,他年轻时候家里世道还好,念过私塾也学过算术,这也是王忆敢让他来开门市部的底气。
要是换成外岛一个普通老渔民,目不识丁、不会算术,那王忆真没法帮他搞门市部。
不过李老古终究上年纪了,脑瓜子有时候糊涂,记性不行了忘性大,所以王忆给他准备了一台电子计算器。
有了电子计算器协助他起码算不错账,这样再有账本进行及时的买卖登记,那李老古在账务上的问题就不大了。
王忆给他的这台计算器是能语音播报的,李老古上年纪后眼神不好使,有语音播报功能对他来说更友好。
现在城里才刚出现语音播报计算器,外岛的农村连听说都没有听说过,李老古摁着数字算了个账,听着机械死板但响亮的声音,把他满意的是合不拢嘴。
而围观的人群更是啧啧称奇,有的老人还问道:“这个小机器怎么还会说话?它跟收音机一样能收广播站信号吗?”
城里有亲戚的妇女见识多,她给老人解释说:“那个叫自动报数电子计算器,很先进的东西,咱县里都没有几台,没想到老古叔这里有一台,真是个稀罕玩意。”
还有人说:“老古,再摁两下,让它再报个数。”
李老古说道:“没问题,不过得等等,这会手头上活多。”
活确实很多,王忆指挥着学生们往货架上摆放商品。
一番忙碌,一切收拾妥当,学生娃们是又热又累、汗流浃背。
不过这年头的孩子能吃苦,王状元这帮人又特别能干活,所以没人叫苦叫累,热的不行了便脱掉褂子一个劲的去用凉水冲头。
很猛!
李老古去数了汽水分给他们,他们便摆手:“我们早上都喝过了。”
王忆说道:“老古叔,我给你准备了一些果粉往外出售,这个可以冲水,味道跟汽水差不多,你给学生们弄点凉白开冲果粉喝吧。”
李老古家里常备凉白开,王状元帮他泡果粉,说:“泡橘子水,橘子水又酸又甜最好喝。”
王凯在后面说:“爷爷你泡西瓜水,今天是立秋,咱可以啃秋。”
啃秋是外岛的传统,跟咬春相对应,其中咬春是咬春萝卜,啃秋则是啃西瓜。
与咬春一样,啃秋是有寓意的,说的是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老百姓要把秋意给咬住,防止跑了秋,让酷暑持续。
再一个在外岛传说中,啃秋能治瘌痢头,说是朱元璋定都南京当皇帝的时候,他的手下将士将癞痢疮带到了南京城,传染很多百姓因此头上生癞痢。
不少人到土地庙烧香用香灰当“仙药”涂在生了癞痢疮的头上却依然无法治愈,后来有一家富户得了一个偏方,他家女儿生了癞痢疮后每天啃西瓜,最终治愈了癞痢疮。
其他学生纷纷建言,有的要喝葡萄水有的要喝山楂水,把李老古弄的是手忙脚乱却也老怀大慰:
这不正是他一直期待的热闹吗?
于是他乐呵呵的回头说:“一人一杯水,然后自己捏果粉好不好?爷爷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个果粉,以前就看见过橘子粉,没想到还有葡萄粉、山楂粉、酸梅粉。”
“爷爷也不知道该怎么配比,你们自己来配,给爷爷开开眼界。”
学生们赶紧拿着碗去捏果粉。
王忆警告道:“别放多了,放多了不好喝,这叫过犹不及。”
李老古笑道:“没事,他们爱喝就让他们多喝点。”
笑着笑着他又感叹起来:“王老师,还是你有主意,我就应该起一家门市部。”
“这有了门市部娃娃们肯定乐意来我这里,那我家里热闹起来了,不用去学校看人家的热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53/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