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14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45/2996


“咱们就是得换一台新点的相机了。”一个挽着袖子的中年人进来,听到她的话随口笑了一句。
女馆长笑道:“今天把这台老式胶片相机卖掉,咱们就跟上级单位申请一台新相机。”
这中年人说道:“可别再要沪都58-1、58-2、58-3这些老家伙了,特别是58-1。”
“小伙子你是不是喜欢老式相机?那我要推荐你买一台58-1式相机,那是咱们国家彷徕卡的第一台相机呢。”
“咱们国家彷徕卡的第一台相机是首都的大徕卡。”女馆长纠正了他的话。
中年人不在意的说:“大徕卡只出了样机,首都照相机厂当时一算成本,再结合自己的加工能力,发现自己没那个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
女馆长笑道:“行吧行吧,有58系列的照相机用着你们还不满意?还得买进口照相机?买徕卡、买佳能、买尼康吗?”
中年人摇头:“那咱可买不起。”
女馆长白了他一眼:“你还知道咱买不起?为什么买58-1?”
“58-1是80元一台,便宜,沪都照相机生产厂是出产一台补贴一台,所以最终生产了一千多台便终止了生产线,换上了58-2。”
中年人问道:“58-2多少钱?”
他又对王忆说:“80元一台照相机确实便宜,我们馆长一个月的收入就能买一台照相机了,有点夸张。”
王忆暗道确实有点夸张,省劳动模范、市三八红旗手的一个月收入才能买一台性能很差劲的相机。
国家的发展不容易,真是从一穷二白里走出来的!
女馆长说道:“58-2的出厂价是217元,但咱们店里用上的时候是67年了,那时候58-2已经积压几千台开始降价销售,咱们买的时候应该也是80元,我找找发票。”
“不对。”她拍了下手冲王忆笑起来,“对不住呀,古天乐同志,我把你给忘记了,跟我同事聊了起来,这真是不应该,真是犯错误了。”
王忆摆摆手说道:“馆长您别客气,我喜欢听你们聊天,能够增长见识。”
这话可不是虚的,他真是长见识了,问道:“馆长,你们这里还有58-1相机吗?”
听两人的意思这款相机只出产了1000多台,那如果能够买到手并且成功带到22年,他估计价钱便宜不了。
女馆长点点头说:“有,有两台,怎么了?”
王忆试探的问:“能不能出售呢?”
女馆长很高兴:“你愿意买吗?”
她又提醒王忆:“古同志,这都是老式的相机了,工艺比较差劲。”
“相机属于精密仪器,拿58系列机器来说,虽然说解放初期的机加工已经有一定基础,民间也有一大批机加工的能工巧匠,彷制相机机械部分并没有太大困难,但是镜头不行,这叫光学部件。”
“最后是选择了眼镜厂制作的镜头,具体应该是奉天光机所的图纸,吴良材眼镜厂加工制作的。”
王忆说道:“我买了不是自己用,是收藏,我特别喜欢收藏这些精密仪器,看着它们我就好像看到了时代的发展,里面藏着过去的时光呢。”
女馆长看看他的相貌、感受了一下他的气质,觉得他应该是一位搞艺术的青年,出自一个有艺术涵养的家庭。
她对王忆说:“我们这里有两台58-1相机,保存的都比较好,每一台可以以出厂价的半价卖给您。”
“再就是徕卡老式胶片相机,这台相机是外国进口的机器,本来定价是五百元,但上级单位允许我们以五十元对外出售。”
王忆一听这价格都很舒服,全买!
58-1相机的情况不好说,22年的价格不清楚也不了解它们能不能带到22年,但这徕卡老式胶片相机没问题,一般是能带到22年去的。
因为这相机个头太大了,除非进博物馆否则没希望保存到22年,从82年来算,未来40年一般是不能完好保存的。
曙光照相馆的员工对待国有财产非常仔细,58-1相机保存很好,它们是白色金属机身,只说外表是非常漂亮的,工艺很出色。
而且每一台相机都是用一个木匣子保存,里面有全套的配件和镜头。
王忆看到它们的样子就知道,这样的相机只要能带到22年哪怕卖不出去那放在公司或者生产队大灶里当饰品也是好的。
交钱开发票,拿货走人。
他挑起担子准备离开,走出去没几步后面响起招呼的声音:“哎哎哎,同志你先别走。”
声音有些耳熟。
王忆回过头去然后看到了一个肥头大耳。
找他买过尼康f-3的曹新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45/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