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13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07/2996


不过老爷子很实诚,他抛出来的真是一块块的砖头,一句句歌词跟砸在人耳膜上一样。
叶长安唱完后是一出独幕话剧,三班的学员进行表演,叫《革命家风》,内容是一家人遭遇了公与私的矛盾,经过一番思想冲突,最后选择了大公无私。
话剧主题积极向上、又红又专,多数人看的有些腻歪。
这年头人的思想开始野了,哪怕是教师聚集在一起想的也是怎么搞钱,对集体、对荣誉、对公家没那么有奉献精神了。
王忆还挺喜欢的,台上学员们表演很纯粹,尽管没什么演技但提起公家和私人冲突时候做出的选择经常真情流露。
这是时代的味道。
另一个这话剧表演用的道具挺勐的,剧中有一个雷雨突降的情节,为了模拟雷声他们的老师不知在哪里弄来一块得有人高的铁板,然后立在地上勐然晃一晃,那声音轰隆轰隆的真跟打雷了一样。
话剧表演结束是几首歌曲。
都是王忆耳熟能详的时代红歌。
其中有女学员独唱了《祝酒歌》,这姑娘是渔家的妹子,脸晒的黝黑但嗓音高亢清脆,很有穿透力,将人民欢欣喜悦的心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表达得淋漓尽致。
除了歌曲有舞蹈,三个女学员跳了一首高丽风格的舞蹈,伴奏曲是《延边人民热爱领袖同志》。
歌舞结束是脚踏风琴演奏。
孙征南出场了,另外祝真学的女儿祝晚安也在,她也上场了,竟然跟孙征南来了个男女合奏!
王忆不知道他们弹的是什么曲子,他不懂脚踏风琴,但能听出这曲子弹奏的很流畅。
这把他震惊了一把:孙征南还有这本领?还会玩琴?那以后还可以让他当音乐老师,秋渭水也去当音乐教师,一个教乐器一个教歌曲。
两个人坐在脚踏风琴后,一个弹高曲区一个弹低音区,配合的很好,就像一男一女情投意合的合唱。
这种琴的只、祝晚安踏一只。
于是两人合奏过程中随着身体摇晃两条腿免不了偶尔摩擦。
这把男女学员们看的眼热不已。
孙征南一身雪白制服,身板笔挺、气质刚硬,如同一柄顶天立地的长枪。
而祝晚安身穿连衣裙,容貌没有很出众,却拥有温婉优雅的气质,她在孙征南身边时而轻缓时而急促的弹动琴键,颀长的身躯轻轻摇摆,带动黑亮的秀发摇摆,像一束青藤。
一曲结束,祝晚安扭头冲孙征南微微笑,很主动的伸出手跟他握手。
孙征南跟她握手回了个害羞的笑容。
场下除了掌声还有口哨声……
恰好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李岩京羡慕的说:“孙老师真行啊,他什么时候跟县一中的教师好上了?真是咱们男人的楷模。”
“走吧,该咱们做准备了。”王忆哈哈一笑去后台跟孙征南换了衣服然后准备登台,《智取威虎山》是下一个节目。
他们要演的是智取威虎山中第五场《打虎上山》和第六场《打进匪窟》。
这出戏全是男人戏,大家在后台大大方方的换装,只有主演的李岩京藏在角落里。
有人不明所以笑道:“李老师你这刚当了主演就要跟我们人民群众拉开距离呀?”
李岩京不好意思的说:“我皮肤上有胎记,不好看,所以不好意思让大家看到。”
他没法在人前换衣服,一脱裤子就是个牛子。
七月里头提出演《智取威虎山》是个馊主意,但它在这年代确实是各项表演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折子戏。
这出戏发生在冰天雪地里,可现在是外岛的七月下旬!
七月流火!
白梨花给他们借来了衣服,其中杨同志穿的是一件军大衣,白梨花去找看门大衣从箱子底下借来的。
座山凋要带皮帽子,恰好仓库有一顶蓝色老土布的棉帽子,白梨花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了一条破烂狗皮,裁剪后缠在帽子上成了锦帽、贴在袍子上就成了貂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07/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