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12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87/2996


王忆无语。
夹着收音机盒子跑路。
这件事是生产队的大事。
在王向红看来一旦家家户户普及了收音机,这是仅次于家家户户通了电灯的壮举,代表着他们生产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再次迈出坚实的一步!
正在给队里人修桌子的王祥高听说他要自己搞收音机也震惊了。
很正常。
对于这时代的渔民来说,听说一个人会自己找零件组装收音机的震撼性还要超过22年听说谁自己买汽车配件组装了一台汽车。
王忆解释了一下原理,王祥高还是感到惊奇:“那你怎么能记住这个电路图?这多难啊,多复杂啊,王老师,你们大学生脑子是怎么长的?”
他又感叹:“难怪都说你们大学生是文曲星下凡尘,真的是这样,你们脑子跟我们老文盲的脑子是完全不一样的!”
王忆失笑,这话题没法解释,他打开盒子给王祥高讲解盒子的尺寸。
王祥高信心十足:“这个我会,都用不着钉子,我用榫卯结构来给你造,六块木头板不用钉子直接能组装起来!”
王忆笑道:“好啊,那敢情厉害了,不过用钉子也没事,用钉子做简单,你把放电池的后头给开个榫卯结构的口子吧,好换电池用。”
老头子们肯定还在大队委门口闹。
王忆不回去了,他溜达着在海边找了个树荫乘凉吹海风。
傍晚夕阳落下,渔船纷纷归来。
渔家唱晚。
他对归来的汉子们说:“今晚跟家里说说不用做饭了,吃凉皮,咱生产队请社员们吃凉皮!”
随着社队企业源源不断的盈利,他这边已经不用再请社员们吃饭了,王向红都是用队集体的钱给他结账。
当然自己人吃凉皮肯定只是收个成本钱,面粉、辣椒油、黄瓜丝、花生碎、麻酱还有醋汁等等。
凉皮成本很低的,特别是批量生产,面粉钱比辣椒油的钱还要少,用82年的物价来衡量,一份凉皮只要六七分钱,反正多用点油也超不过一角钱!
王忆把凉皮分大中小份出售,小份二角钱、中份三角钱、大份四角钱。
王向红也在电喇叭里广播了这件事,社员们听了社队要请吃从没吃过的凉皮,家家户户喜气洋洋。
广播结束,王向红溜达着过来看做凉皮。
他喜欢看这些忙碌场景。
有活力。
热闹!
王忆跟他商量:“支书,凉皮里面加点肉丝更好吃,要不要给社员们改善一下伙食,每一份凉皮加上点肉丝?”
王向红节俭,他说:“哎呀,吃凉皮这比吃细粮还要好,又有黄瓜丝又有辣椒油”
“还有麻酱。”大迷糊呵呵笑道。
他喜欢吃麻酱,真香,吃馒头时候抹一层,两口一个馒头!
王向红听着这些好吃的也笑:“对,还有麻酱,麻酱是好东西呀,这是不是上好的二八酱?”
王忆问道:“什么是二八酱?”
王向红反问他:“首都的人民不是爱吃二八酱吗?就是芝麻产量低、价格高昂所以用花生酱来调和嘛,二分的芝麻酱、八分的花生酱,这不就是二八酱?”
王忆知道自己又不经意间露馅了,便立马补上了缺口:“嗨,那都是哪年的事了?支书,现在芝麻产量上来了,不用二八酱了,咱首都人民现在吃的麻酱面都是用正经的芝麻酱了。”
王向红说道:“对,二八酱得是六几年兴起的事。”
“这事我知道。”漏勺过来聊天,“六几年的时候芝麻酱可稀罕了,国家给首都供应二八酱一个月一个人就二两,甚至有时候还断炊。”
“老舍先生这人咱们都知道,对吧?他曾经是首都的人民代表,当人民代表就要替人民说话,有一年首都二八酱缺货了,老舍先生的提案就是希望政府解决二八酱的供应问题。”
王向红说道:“这都是你哪里听来的?”
漏勺说:“一个首都来咱翁洲的师傅说的,那师傅还教我做了一道麻酱面呢”
“漏勺,你又偷懒了?”来帮忙的妇女主任刘红梅喊道,“你怎么不过来切黄瓜丝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87/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