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摄影师手札第4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4/1547


写到这里,金属羽毛笔稍稍停顿了片刻,紧接着在文字正下方出现了一个红蓝双色交织的漩涡。
在卫燃的注视下,那支金属羽毛笔在羽毛笔之下写道,“十次存活奖励,一万公里质保。”
等到金属羽毛笔当啷一声砸落桌面的时候,他已经大致猜到了这次奖励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提溜着金属本子连滚带爬的跑下一楼,卫燃检查了一下反锁的卷帘门,随后将红色漩涡里的东西拿了出来。
让他哭笑不得的是,这红色漩涡里装着的,是个当时在熊岛用过的海因策大饼炉和配套的不锈钢小锅。而在那不锈钢小锅里,竟然还放着一小块臭烘烘的腌鲱鱼。
“和腌鲱鱼比,我的厨艺和雷欧一样好吗?”
卫燃哭笑不得的捏起不锈钢小锅里那块打火机大小,带着诡异酸臭的鱼肉塞进了嘴里。
吃掉了埃里克留给自己的这份馈赠,卫燃哈了口气,强忍着不断上涌的恶心,随后召唤出了十次存活奖励的物品。
即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这次奖励的还真就是那台半履带摩托。只不过这辆白色涂装的半履带前轮并非雪橇而是原版的正常车轮。同时在驾驶位上,还放着一张厚实沉重的北极熊皮,而在它的后斗里,则是卷成卷的帆布帐篷和驯鹿皮毯子。
“血赚!”
卫燃绕着圈观察了一番这辆近乎出厂状态的半履带摩托,随后像是想起来什么似的,再次翻开金属本子,从那张黑白照片旁边的纸袋子里,拿出了里面唯一的一张底片。
对着工作台上的灯光看去,这张底片拍摄的内容却并非那些气象资料,而是当初他们在山洞里,一起庆祝发现时的场景。在这张底片里不但没有卫燃的影子,甚至连这张底片,都不是他或者其余三人中的任何一个人拍下的。
只不过可惜,在这张照片之后不久,埃里克等人却各自有着截然不同又殊途同归的经历。
===第297章
前往莫斯科===
反锁了卷帘门的工作室里,卫燃将汽油炉子加满了燃油,随后又把配套的不锈钢小锅清洗干净,这才将其收回金属本子里,随后将注意力全都放在了那辆白色涂装的半履带摩托车上。
这种老古董的优点和缺点一样鲜明,想夸它的人,会说他既有履带车的高通过性,也有轮式车的高速和简单。想贬低它的人,则会反过来说它既不如纯粹的轮式车辆跑得快,又不如纯粹的履带车辆越野通过性能好。
但不得不承认,除了那足以逼疯二战德国机械工程师的履带结构之外,这两自重超过一吨的“摩托车”确实要比偏三轮或者当初在北非沙漠开过的那种意呆利农用三轮车要强的多。
至少它能去的地方,前面那两种都不一定能走,而且这个百公里20升油耗左右的小东西堪称变态的拖拽能力,也足以拉着轻型火炮翻山越岭。但更让卫燃开心的是,它可是除了那条排子船之外,自己获得的第一辆交通工具。
“以后什么时候能给来架飞机就海陆空全齐了”
卫燃一边想着美事,一边从储物室里翻出了之前在沙漠里试炮时剩下的汽油,给这辆半履带驾驶位左右两侧的油箱全都加满了汽油。
不知道有意还是无意,这俩油箱的容量全都是21升,刚刚好放下当年一个德国标准油桶的汽油并且留出少许的空间。
添满了燃油,卫燃将那张又厚又重的北极熊皮铺在了长条桌上,这张雷欧曾经宝贝的不行的北极熊皮长度足足有两米七左右,宽度也足有一米五以上,重量更是超过了30斤。
这么一张大家伙放在今天,已经不是值多少钱的问题,而是判多久的问题了。
仔细的将熊皮卷好重新固定在半履带摩托的后座上,卫燃又把其上附带的帆布帐篷和鹿皮毯子一一打开检查了一番。
那张皮毛厚实的驯鹿皮毯子倒是没什么特殊,但那顶帆布帐篷里却卷着三根一米长度,两端带有螺扣和螺纹,足有手腕粗的钢管。
将这三根钢管拧在一起,试着将这顶帐篷在工作室里撑起来,卫燃却是越发的满意了。这顶金字塔形帐篷和当初雷欧给他们准备的一模一样,外面一层防水帆布,里面缀着一层薄薄的驯鹿皮,不够足够厚实,而且里面的空间也足够大。
看够了新鲜,同样将帐篷和毯子全都重新卷好固定在半履带摩托的后座上,卫燃看着眼前的奖励,开始琢磨着这次的前因后果。
他现在虽然搞清楚了当年在熊岛发生了什么,但同时也多了许多其他的疑惑。
首先,曾在熊岛最高峰山洞里留下四具无头尸体和半履带摩托的人是谁,他到底回去过没有,回去或者准备回熊岛的目的是什么。
其次,乔纳斯教授带走的那满满一登山包的胶卷最后落在了谁的手里,如果那些胶卷跟着他们一起沉入了海底。几十年后的今天,那位阿曼达太太又在调查什么?她为什么要假借雷欧的名义的进行调查?或者说,她一直坚持认为是雷欧带走了那些胶卷?而她想找到的,也是那些胶卷?
内心有了大致的猜测,卫燃看了看挂在墙上的万年历,犹豫片刻后收起了眼前的半履带摩托,随后起身上楼,将装有埃里克腕表的眼镜盒子拿下来,直接送到了隔壁旅行社的柜台。
和前台小毛妹重点交待了一下一两天内会有人来这里取走这些东西,卫燃又找小姨周淑瑾以及刚好在旅行社蹭饭的尼古拉打了声招呼,示意他们以后有事打自己的卫星电话,这才锁死了工作室的卷帘门,驾驶着越野车离开了伏尔加格勒。
眼下距离回红旗林场上课还有一周左右的时间,倒是刚好用来处理那位法国骗子赫伯特的问题。
根本没有走远,卫燃驱车开过横跨伏尔加河的大桥,来到亚历山大所在的卫星城伏尔加斯基之后,随便找了家看起来还不错的酒店住下,给赫伯特发了条消息告知了眼镜盒子在隔壁的旅行社之后,干脆的将手机关机收进包里,随后拿出之前买的卫星电话开机,输入网址连上认证器,借助网页邮箱和远在意大利的卡坚卡开始了沟通。
至于沟通的核心内容,却只有三条,首先要做的,便是在一周之后,着手把赫伯特这个不怀好意的粘人精送进监狱。
其次,便是深入调查那位阿曼达太太,搞清楚她到底在找什么以及附带的前因后果。
至于最后一条,则是让卡坚卡以年底的圣诞节为期限,调查小鬼子国的那位走私犯,弄到对方的犯罪证据。
至于将卡尔普和达丽娅给自己的考核任务转嫁成自己对卡坚卡的考核,卫燃是一点儿心理负担都没有。
什么是员工?员工不就是给老板排忧解难的吗?既然卡坚卡被尼古拉老先生“强卖”给了自己,总不能天天守着古比井意面餐厅消磨时间不是?
再说了,有事交给手下去做,没事就给手下找点事儿做,这可是成功老板的基础素养。再再说了,卡坚卡查到的,那不就是自己查到的吗?本质上,依旧是自己凭本事完成的考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4/15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