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第9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3/1086


自己终究是个女流之辈,现在到了家国存亡之时,是否放弃京师南迁,只能由郕王来做这个决定。
亦或者说,这口可能的惊天太黑锅,当由朱祁玉来背……
“儿臣……儿臣……”
郕王朱祁玉紧张之下,额头瞬间出现了密密麻麻的汗珠。
他虽然没有接受过完整的帝王教育,但好歹生于皇家,眼界见识等等还是要远超于常人。
答应南迁,除非事后能打回来收复疆土,否则自己在史书上的名声最好的结果,都是宋高宗赵构。
问题死守京师失败,那自己未来名声,恐怕就得成为宋钦宗赵桓了。
怎么看怎么选,都注定难逃恶名。
就在郕王朱祁玉不知所措之际,他的目光恰好看到了殿下站立的于谦,双方眼神对视到了一起。
朱祁玉从于谦的目光中,看到了一种坚定,看到了一种气节,更得到了莫名的勇气。
时势造英雄,自己虽然不是皇帝,但身在皇族,岂能抛弃边疆将士京师百姓逃亡?
哪怕无逆转危局之能,至少得有共赴国难之心!
想明白这点后,朱祁玉深呼吸了一口气,望着孙太后回道:“母后,儿臣……儿臣想留守京师!”
郕王朱祁玉这话一出来,引得满朝文武一片哗然,甚至很多人看向他的眼神都变了。
以往的郕王朱祁玉,彻底掩盖在了自己哥哥朱祁镇的光芒之下,从未有过任何亮眼的表现。哪怕亲征这段时日监国,事实上唯唯诺诺由皇太后孙氏摄政。
可偏偏这么一位看似软弱的亲王,却没有想着逃命到应天府,甚至更近一步效彷宋高宗赵构应天登基称帝。
而是选择了留守京师面对危险!
很多时候只有在危难时刻,才能看出来一个人的本性。
于谦依旧是那身硬骨头,选择了以身许国,保全家国天下。
“软弱”的朱祁玉,同样在国难当头展现出了皇族担当,毅然留守捍卫江山社稷。
不同的身份,结果却殊途同归,救时之君臣,开始登上了大明的政治舞台。听着朱仪的话语,沉忆辰沉默不语,他依旧无法接受公侯世家冷血跟无情的那一面,可他确实慢慢理解了成国公朱勇的身份处境。
站在家主的位置上,他要顾全的是宗族跟公府的传承,而不是自己的个人情感。一万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孙,都比不上一个能光耀门楣的继承人,有限的精力下朱勇只能重点培养嫡长子。
朱仪若是能光宗耀祖,那么成国公一脉都能“鸡犬升天”。相反如同英国公、黔国公那样没有出色的继承人,那么家道中落可能为期不远。
这便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另外一种解释!
望着沉忆辰没有回话,朱仪也不在这个话题上多言,转而说道:“抓紧时间退往怀来城,也先整顿兵马后很可能再度杀过来。”
“嗯。”
沉忆辰点了点头,随即让传令兵通知主阵的指挥官冯正,让他用最快速度收拢阵型,率领着殿后军步军主力撤退。
至于沉忆辰跟朱仪的骑兵联合部队,作用不再仅仅防备侧翼瓦刺骑兵的突袭,而是转为了断后部队,防止瓦刺骑兵的一路追击。
到了怀来城,有了基础的城墙跟堡垒防守,至少能暂时获得一口喘息之机!
就在沉忆辰全军撤退的时候,怀来城守将早已目睹了土木堡之变的惨剧。但一个小小的卫城将领,率领的手下军士不到千人,除了眼睁睁的看着毫无办法。
唯一能做到事情,就是派出信使快马加鞭,把土木堡发生的一切告知京师。
正统十三年八月十七日,就在土木堡惨败发生一日之后,朝廷的掌权者们得知了这个消息,脑海中只有一个想法。
天塌了!
二十多万京师跟班军精锐覆灭,朝廷中间力量的勋戚跟文武群臣战死无数,甚至就连大明帝国的皇帝都生死未卜,这种惨败堪称可以媲美赵宋的靖康之耻。
如果京师再被攻陷,皇亲国戚跟文武群臣一同北狩,那就不是媲美了,而是彻彻底底的情景重现!
紫禁城奉天殿内,皇太后孙氏跟郕王朱祁玉位列御座左右,下方站着的是京师留守的文武重臣,每个人都脸上都浮现出一抹惊慌跟恐惧。甚至就连皇太后孙氏,都撤下了遮面的珠帘,直面诸位朝廷大臣。
毕竟只有中原的孔孟之道才讲究礼仪法度,真到了亡国的地步,蒙古这群鞑虏才不会顾忌男女之防。
孙太后满脸惊惶跟期待的望着殿内群臣,期望谁能站出来给出一个解决之法,来度过大明帝国面临的危机。
可到了这种时候,连皇帝都生死未知,谁又敢站出来说自己能扭转乾坤?
于是乎,雄伟的奉天大殿内,只剩下死一般的寂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3/10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