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第9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2/1086


英国公张辅的下策,就是彻底把明军给摆放在弱者的位置上,只求不要被围歼就好。
事实上随着阳和之战跟鹞儿岭之战的惨败,明军不仅仅丧失了几乎所有的机动部队,质量上面对瓦刺大军已然处于下风。
甚至就连战兵数量上,其实对比蒙古三路大军,实则都陷入了劣势。
自知之明的主动承认为弱者,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
但选择下策的话,说好听点是撤退,难听点更像是一场逃亡。等于提前宣布了朱祁镇御驾亲征失败,彻底没有了翻盘蒙古大军的希望。
人很多时候,偏偏就少了点自知之明,哪怕局势已经到了不可逆转的地步,朱祁镇依然不愿意在此时就承认自己的失败。
“英国公,是否还有其他办法?”
面对皇帝的询问,英国公张辅唯有苦笑着摇了摇头。
望着张辅的苦笑,朱祁镇哑口无言,一时间御帐内只剩下了沉默,久久的沉默……
事已至此,没有哪位大臣敢站出来,劝戒或者帮助皇帝做出选择,谁都背不住御驾亲征失败的锅。
知朱祁镇者,莫过于王振,他此刻无比清楚皇帝心中的不甘,更害怕背负史书上的骂名。
没办法,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享受过皇权赋予的呼风唤雨,那么到了关键时刻,王振就得当个传声筒,把皇帝心中想说却又不敢说的话语给说出来。
“万岁爷要不这样,咱们干脆就在土木堡原地扎营,待成国公残部跟朱仪还有武锐部返回营地,合兵一处后并非没有一战之力。”
从紧急军情上来看,成国公朱勇部还剩下两万余人,除去无法参战的伤员什么的,一万多人还是有的。
另外朱仪跟吴瑞两部加起来有一万骑兵,大战过后再怎么损失几千人总不会少,这就意味着亲征军骑兵力量,依旧有着两万左右的兵马。
两万精锐骑兵,不说主动进攻蒙古大军,掩护主力撤退总没问题吧?
或者再退一步,只要能压制住瓦刺骑兵的骑射骚扰,各地“班军”就能很快驰援京师,朱勇残部拖住时间就可以了。
王振算盘打的很好,可他忘记了很重要的一件事情,那就是骑兵部队真正依靠的并不是人,而是战马!
一场惨败后,人可以修整整合,战马受到惊吓死的死、跑的跑,根本就无法快速投入战斗。事实上现在鹞儿岭朱勇三部凑在一起,还能拥有完整战斗力的骑兵不足一万。
“先生言之有理!”
朱祁镇听到王振的话语后,重重点了点头。
不过很快便发现帐内群臣鸦雀无声,好像对于王振的建言献策并不感兴趣。
到了这一步,朱祁镇没有了当初那股乾纲独断的勇气,于是开口问了一句:“诸位爱卿,你们意下如何?”
“陛下,土木堡地处高岭,虽然有一眼泉水可供饮用,但炎炎夏日水位不断下降,不足十几万大军所需。”
“臣不建议就地扎营!”
户部尚书王左站了出来反对,他掌管着十几万大军的供给,粮草饮水各方面自然要比旁人更加清楚。
土木堡泉眼在烈日炙烤,以及大军过度汲取之下,每日水位下降速度肉眼可见。可能再过上两日,这口泉眼便将枯竭,到时候十几万大军喝什么?
“既然大司徒出言反对,咱家倒想要听听你有何高见。”
王振冷冷朝着户部尚书王左问了一句,语气颇有不善。
“这……”
王左面对这种问题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户部掌管财政跟后勤,军国大事就不在职权范围之内,他能给出什么撤退意见?
看到王振在这种时候,还要耍权阉的威风,直性子的内阁首府曹鼐忍不住了。
“陛下,断了水源土木堡就相当于绝地,驻扎在此岂不是复现当年金国的野狐岭之战?”
野狐岭之战,是金国跟蒙古之间一场决定国运的战争,当时面对成吉思汗的进攻,金国第七位皇帝卫绍王选择固守野狐岭,期望利用山岭地形让蒙古骑射无用武之地。
结果险要关隘被蒙古人拿下后,数十万大军就成为了瓮中之鳖,转瞬间兵败如山倒,一路追杀之下伏尸百里。
这一场战争,消耗了金国几乎所有的野战兵力,让不可一世的女真人元气大伤,为日后亡国奠定了基础。
曹鼐拿野狐岭之战举例,几乎是明摆着告诉朱祁镇,驻扎土木堡的十几万亲征军要是被蒙古人围歼。
那么这就不单单是一场战争的失利,而是大明朝都将要面临亡国危机!
可让曹鼐没有想到的是,他的义正言辞,恰恰刺激到了朱祁镇那脆弱的自尊心,让皇帝产生了逆反心理,完全无法接受这样的类比。
只见朱祁镇勃然大怒,愤而起身指着曹鼐鼻子怒骂道:“朕的大军还屹立不倒,你就把真比做金国卫绍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2/10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