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第9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8/1086


这个人的身份一般是太子,如果太子年幼的话,可能会换成其他皇族。
就算皇帝再怎么不喜欢这个“第一顺位继承人”,可为了保证帝国的运转稳定,还是会让对方监国,直到朱祁镇玩了个骚操作
史书记载:未立太子,上命郕王祁玉“居守”,驸马都尉焦敬辅之。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朱祁镇还没有来得及立太子,于是让郕王朱祁玉居守京师,驸马都督焦敬辅左。
看到没有,用的是“居守”二字,而不是传统的监国。
这就意味着,郕王朱祁玉只是留守坐镇京师,并没有摄政权,相当于京师群龙无首。
这也就是为什么,后续沉忆辰上疏朝廷进京的奏章会石沉大海。一方面是朝廷中枢效率迟缓,堆积了太多事务处理不过来。
另外一方面,就是在这种关键时刻有大臣上疏领兵进京,哪个敢做决定答应或者拒绝?
别说朱祁玉没有监国权,就算他有,估计都不敢轻易做出决定。
于是乎沉忆辰的奏章就摆放在通政司,官员们都秉持着只要我不做事,就不会做错事的心态,能拖就拖着。
但是当大沽千总章岩磊的军情传递过来之后,这种事情就拖不住了,沉忆辰的兵马都已经自行在大沽海防口登陆,再拖下来恐怕没几日后就要来到京师!
到了那一刻,是开城迎接,还是据城防守?
奉天殿内,郕王朱祁镇坐在龙椅左侧下方,殿内群臣神情各异,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人心惶惶的氛围。
毕竟在短短时间内发生了太多事情,一边是皇帝出师不利,遭逢暴雨卡在大同进退不得。另外一边是沉忆辰率领大军无召赴京,怎么看都有着一股谋逆造反的嫌疑。
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啊
“诸位大臣,沉忆辰打着驰援名义,率领福建水师无召赴京,尔等有何看法?”
沉默半响,坐在上方的朱祁玉终于开口问了一句。
其实他心中很明白,皇帝兄长只给自己“居守”名义,而不是监国,摆明是有忌惮之意。
自古皇家无亲情,唯有至上权与利,哪怕朱祁镇跟朱祁玉是兄弟,并且论起关系并不差,可在皇位权势面前这点手足之情,就算不了什么了。
坐镇中枢之后,朱祁玉一直保持着谨言慎行的态度,就是不想冒犯到天子禁忌。
可如今再不商讨出一个决议,沉忆辰都快要兵临城下了。
“沉忆辰狼子野心,趁陛下亲征之际无召返京,乃叛臣之举!”
户部侍郎奈亨,当即就站了出来给沉忆辰的举动定性。
王振为首的阉党,早就跟沉忆辰水火不容,远在福建双方没有交集还算风平浪静。现在无召率领大军赴京,相当于送把柄到阉党手中,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奈亨此言一出,可谓是全场哗然。
原因就在于你要把沉忆辰定在谋逆叛臣的位置上,那就意味着双方得兵戎相见。
如今京师守军满打满算还不到两万人,盔甲武器更是严重不足,沉忆辰却在奏章中阐述了有接近五万大军,群龙无首的情况下谁去组织防守?
万一京师被攻破,皇帝回师发现老巢都没了,那就乐子玩大了
===322
王振背锅
(二合一)===
“少司徒,此言重了吧,沉向北乃三元及第深受皇恩,怎会行谋逆之举?”
“再说了,他只是福建提督军务,而不是福建总兵官,你拿武将来类比臣?”
历史上本应该致仕的钱习礼,此时依旧担任着礼部侍郎之位。
身为沉忆辰的座师,无关紧要的事情上面可以睁只眼闭只眼,现在阉党成员奈亨要诬陷谋逆,这让钱习礼就不能忍了!
以沉忆辰的身份跟前景,回京之后堪称锦绣前途,甚至可以想象他将在而立之年前入阁拜相的场景,只要脑子不出问题会谋逆造反?
“那还请问少宗伯,沉忆辰无召领兵回京如何解释?”
“沉向北是率军北上剿倭,担心陛下安危临时请旨驰援京师有何问题?”
不得不说,卞和提议的北上剿倭的借口,相比较进京勤王确实带来了更多转圜的余地。并且沉忆辰在进京途中还先上车后补票,连发了几封奏章请求入京驰援,这也算是一个能解释的借口。
很多东西都得讲究一个名正言顺,哪怕你是真的谋反,也得打上“清君侧”、“靖难”的名义。
面对钱习礼的反驳,站在一旁的工部侍郎王佑看不下去了,出列冷笑道:“古往今来有这般驰援京师的作派吗?”
“少宗伯,你是把吾等同僚当傻子,还是藐视郕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8/10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