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第7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1/1086


另外一边紫禁城内,皇帝朱祁镇在朝议结束之后,便叫来了太监王振,想要与他商讨到底派谁去担任主将,以及派谁去监军。
虽说明朝有过王骥这等文臣领军作战封爵的先例,但是对于沉忆辰能否承担领军重任,朱祁镇心中是没有一点底。
毕竟弱冠之年从未执掌过武事,换谁身上也不敢笃定,沉忆辰是什么不世出的军事天才吧?
军国大事不是儿戏,朱祁镇思前想后,决定稳妥起见还是派一名武臣担任主将,再派一名太监去监军整备后勤,沉忆辰参赞军务即可。
这样即能顺利平叛刷波战功,还不至于有阴沟里翻船的风险。
客观来说,朱祁镇确实把沉忆辰视为了自己心腹爱臣,都开始动起了背后徇私的心思。
“先生,刚才朕与诸位大臣朝议,决定派沉忆辰不日前往福建,提督军务平定叛乱。”
“可沉卿从未掌军过,也无实战经验,朕想着安排两位可靠之人前去帮衬,不知先生可有合适的推荐人选?”
听到皇帝居然是询问自己如何帮助沉忆辰,王振心中充斥着不满跟妒忌,表面上却不露声色的笑道:“万岁爷,沉翰林乃成国公之子,勋戚世家出身,绝非普通文臣。”
“俗话说将门出虎子,以沉翰林在朝贡大典上演武京营的表现,万岁爷您可能多虑了。”
是吗?
听到王振如此信任沉忆辰,朱祁镇这下有些动摇了。
确实在当年朝贡大典上,沉忆辰统率京营跟南征将士演武,各方面都井井有条,彰显了大明威仪,更突显了武臣风气。
可演武终究与实战不同,沉忆辰真的可以单独领军吗?
“先生,话虽如此,但朕始终有些不放心沉卿领军。”
以往王振是不会逆着皇帝,坚持自己的想法。
不过这一次,他没有退步道:“万岁爷,福建不过是一群泥腿子刁民作乱罢了,怎会是朝廷大军的对手。只等沉翰林提督整合军务,便能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贼子,平叛指日可待!”
王振表现的信心满满,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此刻明朝上下的共识,皆认为福建动乱不足为惧。
看到王振如此力荐,朱祁镇点了点头,不再这个问题上继续坚持。
可能朱祁镇对于满朝文武任何一个人,都充斥着帝王心术跟天子威仪。唯独面对王振,他会把自己摆放在学生的位置上,保持着一份对师长的依赖跟尊重。
“那对于监军,先生有何建议?”
明朝监军一般以太监为主,王振身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可谓内官之首。
这种人选,没谁比他更适合推荐。
“万岁爷,既然您担心沉翰林年轻无法单独领军,那便找寻一位军务经验丰富的内官去监军,起到相辅相成的效果。”
“皇城内外,奴婢认为最合适之人选,就是御用监掌印喜公公。”
“先生是说喜宁?”
“正是。”
王振的这个推荐人选,恰好选到了朱祁镇的心坎上。
正统朝时期内官太监中,虽然王振处于一枝独秀的位置,但并不意味其他太监,就没谁能得到朱祁镇的宠幸。
御用监掌印喜宁,便是朱祁镇信任跟恩宠的太监之一。
甚至一度夸张到在正统十二年,喜宁侵占英国公张辅的田宅,英国公张辅不从后,喜宁便派出他弟弟跟净身家奴,殴打张辅的家人,还致使一名孕妇堕胎而死。
要知道英国公张辅乃托孤五大臣之一,并且还是资历最深的武臣勋戚,隐约排在了为首位置。
就这么一位大明公爵,被太监给欺负上门,还闹出来人命,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按常理来说,喜宁这么嚣张欺辱英国公,怕是活腻歪了。可事实却是,英国公张辅告状到皇帝面前,不但没有把喜宁给问罪,反倒朱祁镇明着拉偏架,各打五十大板了事。
可能也正是因为此事,导致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征战沙场数十年的英国公,选择明哲保身作壁上观,任由皇帝与太监胡闹。
最终眼睁睁看着数十万大军自蹈死地,其中还有不少曾随他出生入死的部下兄弟,并且自己也马革裹尸。
不知道在生命最后时刻,打了几十年杖的老将军张辅是何种心情,唯有哀莫大于心死能形容吧。
“万岁爷,喜公公正统初年就出使漠北,后更镇守辽东,对于军政事务及其熟悉。有他监军配合沉翰林,奴婢确信可保高枕无忧!”
王振趁热打铁说出了推荐理由,喜宁长年在漠北各地出使镇守,地方监军经验及其丰富,整个内官太监没有几个能比得上他。
辽东面对蒙古大军都能稳住,更何况区区一省乱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1/10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