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第7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4/1086


随着又有几位大臣陆续赶到文华殿,等朝议大臣人到齐后,朱祁镇这才开口说道:“想必诸位爱卿都已经知晓,此次朝议的内容了吧?”
“臣等知晓。”
通知朝议的通政司官员,早已简要描叙了福建布政司暴乱内容,众大臣心里面均是有数。
“既已知晓,那朕便不再多言。”
“福建贼子谋逆犯上,俘杀福建布政司参议竺渊,此乃对朝廷的藐视,对天威的冒犯,罪不容赦!”
“朕打算下令大军围剿,诸位卿家意下如何?”
朱祁镇说这段话的时候,语气中还带着些许怒意,毕竟这群福建乱臣贼子太过于猖狂,完全没有把朝廷给放在眼中,绝对不容姑息。
皇帝的话语跟神情,相当于表明了他的态度。
对于众大臣而言,敢于杀官的暴乱分子,也是属于绝对的敌人行列。
毕竟今日敢杀福建布政司参议,明日谁能保证其他刁民不会有样学样,杀到自己身上来?
以往例如麓川那样进行征讨开战的朝议,还会有许多文官大臣站出来反对,这次罕见的没有一人提出异议,大家皆选择了默认。
“臣赞同陛下决策,此等乱民必须彻底剿灭,以免为祸地方!”
杨溥逝世了,天官王直退让了,那么身为新任内阁“首辅”的马愉,就必须要站出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本就资历浅声望低,还选择默不作声的话,内阁权威何在?
“马卿家所言甚是,剿灭宜早不宜迟。”
“陛下,福建地区矿工历来桀骜不驯,臣建议征调南直隶兵力入闽征讨。”
兵部尚书邝埜适时出列回应。
身为兵部主官,邝埜很清楚福建地区的矿工、炉丁小规模叛乱,始终就没有平息过。并且相比较其他布政司的乱民,矿工、炉丁的战斗力跟组织性,要强上不止一个档次。
这次福建乱民不仅杀害了尤溪县令率领的三百名官兵,还击败了福建都指挥使司的上千将士,表明他们已经成势不容小觑。
再加上福建地区多山,剿灭难度要比寻常州府倍增。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
想要一劳永逸的解决后患,就必须征调兵力进行大规模封堵,不给他们任何逃出生天的机会!
不过对于兵部尚书邝埜的想法,户部尚书王左立马表达了不同意见。
“陛下,福建贼子不过癣疥之疾,不足为患。征调南直隶兵马入闽远征,可谓是劳师动众耗费甚大。”
“如今西南正在平叛瑶民跟苗民,国库已然入不敷出,还请陛下酌情考量。”
王左身为户部尚书,自然是不知道福建地形征讨起来的麻烦。
但他却很清楚现在西南局势糜烂,国库填上这个军费坑,已经是达到了支出的极限。
如果再征调南直隶大军入闽,就只能全国加派赋税,可真到了这一步,说不定爆发动乱不仅仅是福建一地,而是遍地烽火,此举无异于饮鸩止渴。
“臣认同大司徒所言,福建区区贼子,还无需动用南直隶大军。”
礼部尚书胡濙站了出来,附议王左的说法。
他身为托孤老臣,很清楚现在朝廷的财政跟局势,不宜大动兵戈。并且对于大明高官而言,是真的没有把福建矿工这点小打小闹给放在眼中。
历史上镇压东南起义,便是轻敌采用了“添油战术”。首先让福建布政使去围剿,大败后发现情况不对,江西布政司的兵马过来支援合围。
结果不但没有合围住,反倒让起义军打了个先手,进行了一场漂亮的“反围剿”战役。
后来没办法,意识到星星之火愈演愈烈,朝廷方面派出御史柳华,提督闽浙赣三省兵马合力“征剿”。
起义军见到朝廷大军来势汹汹,他们也不是什么傻子,转变策略在三省边境地区展开游击战,还多次给予官军重创。
御史柳华战事不利被朝廷问责,都指挥邓安便把锅都甩到了他头上。再加上王振急于找个人问罪立威,于是下令逮捕柳华。
听到这个消息后,柳华选择喝药自尽,同时宣告三省合力征剿彻底失败。
到了这一步,起义军已经席卷三省之地,形成了数十万规模的大势。
大明王朝终于反应过来,这不再是什么小打小闹能解决问题的事情。于是命令勋戚宁阳侯陈懋领军,保定伯、平江伯为副将军,再加上数位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以及刑部尚书金廉跟太监曹吉祥监军。
这份名单堪称豪华配置,仅次于蒙古跟麓川战役的军力名臣部署,再配上从京营和江浙调来的大军,于正统十四年终于攻破了起义军的驻地,算是稳住了东南起义的局势。
由此可见,大明的傲慢轻敌不仅仅放在“外患”蒙古身上,对于“内忧”同样如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4/10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