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第6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2/1086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韩勇无法保证此事绝对万无一失,但他可以保证就算公之于众,也不会牵扯到沈忆宸身上。
这个世道,不应该让大义者跟罪恶者,受到同等的处罚待遇!
望着韩勇的背影远去,卞和站在到了沈忆宸的身边,轻声说道:“东主,既然已经捉拿鲁王,何必冒着如此大的风险去诛王。”
卞和就是传统文人的性格,稳重、踏实、保守。
当初叶宗留面对矿税压迫选择起义造反,而卞和选择走上层路线求和。路线不同无关乎谁对谁错,却能从不同的选择中,清晰感受到双方的性格差异。
在他看来冒着株连之罪的风险,去下令韩勇诛杀鲁王,不值得。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沈忆宸这次并没有展现出很强硬的姿态,相反苦笑着回道:“如果有的选择,我也不想冒如此大的风险去诛王。”
鲁王狂妄归狂妄,可他有一件事情说对了,那就是这个天下是朱家的。只要没有举兵谋逆的实证,进京问罪到了最后会不会革除王爵,贬为庶民还未可知。
有过后世宁王之乱的记忆,沈忆宸不敢把“正义”二字,寄托到朱祁镇的身上。
或者更进一步说,就算最终鲁王问罪成功被贬为庶民,又能偿还得了他犯下的罪行吗?
别人怎么看沈忆宸不知道,在他的眼中远远不够。
只有鲁王伏诛,才能对得起天下苍生,才能对得起公道正义,才能让大明其他藩王心有余悸,不敢再肆意妄为的欺压剥削百姓。
人生在世,有所为有所不为,既然无法确定天子是否会定鲁王罪行,那就让自己来“替天行道”!
望着沈忆宸脸上的苦笑,卞和感触良多的叹了口气。
“可能这就是为什么,属下会追随东主,卫所军户会效忠东主,百万流民会信任东主。”
“从始至终,东主都没有被官场仕途影响到初心,做到了以天下苍生为己任。”
是吗?
卞和的话让沈忆宸不敢承认,其实很多时候他也畏惧、退缩、动摇过。
不过心中的那股热血,让沈忆宸砥砺前行,可能这就是没有忘却过的初心吧。
“走吧卞先生,治水才是本官的分内之事。”
沈忆宸笑了笑,然后踱步朝着殿外走去,捉拿鲁王不过是圣旨的临时任命,他还得尽快赶回张秋镇处理治水之事。
河工物料被烧毁后,沈忆宸第一时间联系了江浙大商贾,要求他们务必竭尽全力,用最快的时间再运输一批筑堤材料过来,保证大汛期间河堤的稳固。
除了江浙地区的物料,沈忆宸还从北直隶、河南、安徽等地购买木料,以作后备的不时之需。
目前各方商家事务,都需要沈忆宸亲自出面协调。毕竟河工失火之事,造成的不良影响很大,许多大商贾都担心沈忆宸会因此问罪,然后调回京师。
要知道江浙地区大商贾愿意运输物料,看重的并不是朝廷的信用,而是沈忆宸个人的信用。一旦他长时间不出面协调确认,就会引得人心惶惶流言蜚语四起。
正统十一年四月初六,鲁王押送京师问罪途中,畏罪上吊自尽。
此事一出朝野动荡,想当年建文帝削藩引发众怒,导火索就在有人告发湘王朱柏谋反。于是乎湘王朱柏悲愤的用引火自焚方式抗争,从而各地藩王感同身受,纷纷起兵对抗。
鲁王朱肇輝的案例,自然不能与湘王朱柏相提并论,但他自尽身亡的行为,就必然会让朝野内外浮想联翩,导致各地藩王人心浮动。
明英宗朱祁镇得知消息后,第一反应同样震惊无比,他怎么也没想到鲁王朱肇輝会畏罪自尽。
为了平息舆论事态,朱祁镇下令宗人府与三法司联合彻查,必须要弄清楚整个事情的经过。另外韩勇身为押送将领,要追究看管不力的罪责,当即被押送到刑部大狱进行审问。
……
初夏时节的雨势,相比较春雨绵绵,更加凶猛淋漓。
沈忆宸站在屋檐下,伴随着电闪雷鸣,看着天空中倾泻而下的大雨,心情就如同这天气一样的阴霾。
“卞先生,韩千总入狱半月有余了吧。”
站在沈忆宸身后的卞和,听到这声突然的询问,点了点头应道:“十七天了。”
“我在想是不是要给公爷写封信,让他关照一下韩千总。”
“东主万万不可,此事必须彻底的撇干净关系,相信韩千总他也不愿意你这样做!”
卞和知道沈忆宸自从得知韩勇入狱的消息后,一直心有不忍在思考着该如何营救。但成大事者不能有妇人之仁,非常时期更需要保持距离,以防被有心人抓到把柄。
别说是韩勇入狱,就算判死,沈忆宸也不能有任何表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2/10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