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第5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3/1086


他甚至有些理解,为何山东布政司众官员选择集体摆烂,这种决堤程度压根就没法堵了,只能放任不管。
“陈主簿,决堤处这块田地是哪家的?”
“这个,这个,下官也不知……”
听到沉忆辰的发问,陈涛面露难色吞吞吐吐几句后,说出不知道。
“如若不如实回答,本官治你失职之罪。”
沉忆辰其实知道答桉,他之所以询问主簿陈涛,无非就是再得以确认。
这番恐吓让陈涛想起了县尊孟安维的惨状,他就是被沉忆辰给治罪,然后活活杖毙。
性命威胁之下,陈涛果断给出了答桉:“回佥宪,此处田地乃鲁王府庄田。”
“从河堤走势来看,这里好像缺失了一段,应该也不完全是大水冲毁的吧。”
“这里曾被用来围堤造田。”
“很好,那掘堤之事你知道吗?”
听见沉忆辰问出了核心问题,陈涛满脸惊恐的跪伏在地道:“佥宪,此事与卑职无关,还望明察!”
思路客
“起来吧,我知道与你无关。”
沉忆辰澹澹回了句,不过在说完这句话后,他又补充道:“陈主簿,你在此处掌管河段多年,如若要你来治水,该如何行事?”
虽然沉忆辰有看过徐有贞的《治水策》,但那东西说好听点是治水策略,说难听点是纸上谈兵。
没处河段面临的情况跟水势都不同,没办法全面的套用。想要治理张秋段的决堤,可能没有谁比陈涛还了解情况,所以沉忆辰想听听他的意见。
一听到沉忆辰问治水,陈涛眼神中突然闪现出一抹光芒,然后他开口道:“凡平水土其要在乎天时地利人事而已,夫水之为性可顺焉以导,不可逆焉以堙!”
“你的意思是堵不如疏?”
“下官正是此意!”
如今张秋段堤坝几乎是完全摧毁,已经形成了洼地大湖,想要靠着硬堵住决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并且张秋段的河堤极其松散脆弱,除了工程本身的偷工减料外,还有就是这里处于沙湾,土质很容易导致坍决。
堵不如疏这条建议,也符合沉忆辰自己心中所想的策略,于是他继续问道:“那你说说如何疏导黄河之水?”
看着沉忆辰好像认同自己的建议,陈涛咬了咬干脆豁出去道:“下官认为可先从旁边开凿一条河道引水,然后再修堵决堤口!”
“堵住决堤口再然后呢?”
沉忆辰感觉到这个叫陈涛的主簿,好像肚子里面有点东西,于是饶有兴趣的继续追问。
“先束水攻沙,再蓄清刷黄!”
------题外话------
兄弟们,看到有最后重复的段落,长按章节重新下载本章即可。五十九分上传网页好卡啊。
===217
不可为而为之(二合一)===
黄河沿岸多省年年泛滥的根本原因,在于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导致下游泥沙淤积堵塞,旦洪汛期暴雨来临,就会冲破河提引发大水。
想要治本,自然得从上游水土流失抓起,但以明朝的社会发展力水平,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于是乎只剩下治水一条路可走。
宋朝往后的历朝历代,包括徐有贞上疏的《治水策》,选择的方法都是“分流杀势”。也就是挖掘新的河道支流,在洪汛期把凶猛暴涨的黄河水分流出去,从而减少对主河堤的压力。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工程难度跟工程量较少,甚至对工程质量的要求都不高,属于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治水策略。
同样这种方法弊端也很明显,开凿河道就意味着需要侵占大片农田地产,将使许多农户失去赖以为生的土地,从而导致百姓怨声载道,家破人亡。
另外挖掘新的河道支流并不是一劳永逸,如果不注意维护疏通,往往一年时间就会被黄河水带来的泥沙堵塞,然后水势横流淹没庄稼农田,反而把受灾范围给扩大了。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弊端,就是地方乡绅大户,会不断侵占这些挖掘的河道围堤造田。
结果剥夺农户土地挖掘出的河道支流,转了一圈后农户的土地没有了,河道也没了,最后只剩下地主的田产了.
而“束水攻沙”就走了另外一条完全不同的道理。不但不去开挖新的河道支流,反而把分流的河道都给堵塞住,让黄河水集中于单一河道。
这样将增大河槽中水流速度,把河床淤积的泥沙冲刷下去,只有疏通黄河泥沙的淤积,才能真正断绝河堤溃坝的风险,并且避免农户的土地被侵占!
当然,这种治水方案主簿陈涛能想到,历朝历代这么多能人志士,不可能想不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3/10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