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第5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1/1086


“是,下官明白。”
姜沛此时松了口气,他其实就没想过什么超规格接待的事情,就怕沉忆辰强硬降低标准节省支出,正常仪仗规格起码不用得罪人了。
“姜县丞,你说抚台来阳谷县,是否跟孟县尊的书信有关系?”
沉忆辰在科举的恩荣宴上,就体验过大明官场“王不见王”的潜规则。那时候内阁首辅杨溥,为了避嫌户部尚书王直,于是选择没有出席恩荣宴。
按理来说,自己整肃史政的范围只包含山东布政司,并无权弹纠一省抚台。正常逻辑下,张骥是不可能来到阳谷县面见自己,想来想去只能跟孟安维书信有关系。
“下官认为有很大可能。”
不仅仅是沉忆辰疑惑,姜沛在得知巡抚来到阳谷县驿站的消息后,就已经猜测原因了。
孟安维生前经常与巡抚跟鲁王书信往来,这等密切关系很明显超过了知县的身份地位。
如今巡抚不合常理的亲临阳谷县,除了跟孟安维有关,想不出其他的可能性。
“本官知道了,姜县丞去迎接吧。”
知道对方意图,沉忆辰心中就有底了,大概率是来者不善。
“下官告辞。”
这边沉忆辰跟姜县丞商议着迎接仪仗,另外一边阳谷县驿站内,巡抚张骥也没闲着,他正在接见傅家家主傅峰,以及王府长史简宁。
“还求抚台给老夫作主,沉忆辰在阳谷县只手遮天,查封王府米粮以及傅家祖产,吾等本地名门望族深受其害!”
面对傅峰的哀嚎,张骥可谓是面色铁青。他如此生气的原因不仅仅是王府米粮,而是在前往阳谷县途中,收到了孟安维被杖毙的消息。
堂堂朝廷命官,沉忆辰一没经过山东布政司问罪,二没有禀告朝廷判罚,直接动用私刑处死。
更离谱的是,沉忆辰还抬棺讨粮肆意侮辱,这把整个山东官场跟鲁王府颜面给置于何地?
“简长史,王爷怎么说?”
张骥并没有直接给傅峰承诺,转而问向了简宁,打算先跟鲁王通通气。
“傅家之事,下官已连夜派人通知王爷,暂还未收到回信。”
“如若王爷回信,第一时间告知本官。”
“是,下官遵命。”
简宁立马拱手称是,他知道张骥跟鲁王关系不简单,否则也不会在巡按山东之后,立马调任山东巡抚之位。
只是很多东西,鲁王也不可能事事告知他这个王府长史。毕竟某种意义上,王府长史屁股应该坐在朝廷那边的,起到监视、匡正藩王的作用。
就好比明成祖朱棣还是燕王时期起兵靖难,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王府长史葛诚给干掉。
当然随着时代变迁,现在明朝藩王基本上没有造反能力,朝廷对于王府长史的任命也逐渐随意。像简宁这种就不是指派空降,而是王府老人升任上去的,自然屁股倾向于鲁王。
但防人之心不可无,哪怕再怎么信任器重简宁,有所保留才是智商正常的王爷应做之事。
“傅老,此事本官知晓,日后自会给你讨回一个公道。”
听到张骥应承了下来,傅峰可谓是大喜过望,自己终于迎来了靠山,被沉忆辰“抢夺”的米粮也有归还希望。
“抚台明镜高悬,老夫先行谢过!”
说罢,傅峰就跪了下来准备向张骥行大礼。
“傅老母需多礼,维护山东官场秩序乃本官分内之事,如若人人都似沉忆辰这般专横跋扈,山东地界将永无宁日!”
就在张骥说完这句话的时候,屋外幕僚走了进来禀告道:“抚台,阳谷县丞姜沛率领县衙官吏,已经到达了驿站。”
“知道了,本官这就出去。”
回应完幕僚后,张骥起身朝着傅峰跟简宁说道:“本官与鲁王的关系,切勿让外人得知,更不可让沉忆辰知道,明白吗?”
“抚台放心,吾等自是明白。”
就藩王爷结交地方官员,放在明朝乃是大忌,更别论一省巡抚了。
要是曝光出去,麻烦的就不是沉忆辰,而是鲁王跟张骥了。
“好,那本官这就去会会沉忆辰。”
张骥表情阴鸷望向远方,在他看来沉忆辰玩过火了,再没有缓和的余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1/10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