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第5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9/1086


当时的沉忆辰说过,要是有一日真能做了大官,定当以天下为己任,不再让百姓流离失所。uu看书
现在这道选择题,就摆在了沉忆辰的面前。是继续为了权势不管不顾的前行,还是前往山东治水拯救千万百姓,不再让他们流离失所,易子而食?
曾经的沉忆辰可能会犹豫,但如今卷入到于谦之事后,让他想明白了很多东西。
于谦天生是一个英雄吗?
他在大明存亡之际,选择以文官掌武事,身披铠甲站上京师九门力战,想的是日后升官荣华富贵吗?
答桉一定是否定的,当时的大明精锐全军覆没,京师人心惶惶。更有先宋的前车之鉴,一旦蒙古铁骑攻破京师,千万百姓将惨死在屠刀之下!
相反南迁应天府,别的不说保命至少没问题,照样能歌舞升平、灯红酒绿,何必要做这种玩命事情,最后反被朱祁镇猜忌而冤杀。
除了于谦外,岳武穆、文天祥等人,他们同样能安稳享乐一生,为何要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承担天下兴亡的重责?
时势造英雄,而英雄本身就在做着异于常人的事情!
沉忆辰不敢自诩这些英雄,但他同样有着自己的心中坚持。重活一世与其天天空谈什么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不如踏踏实实为天下苍生做一点实事。
山东之地黄河水患,这个时代任何人去都没用,哪怕徐也不可能做的比自己更好。如若无法改变天下大势,至少做到了护得浮世一隅,这就是沉忆辰目前的信念。
虽千万人,吾往矣!
点击下载本站app,海量小说,免费畅读!
===195
四品大员(二合一)===
,我成了大明勋戚
“既然沉爱卿做出了决断,那朕就把山东治水重任,交付于爱卿了。”
朱祁镇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中充斥着唏嘘感慨。
就算他身为皇帝,都免不了一缕私心,期望沉忆辰能留在京师任职,而不是远赴山东。
毕竟帝王是孤独的,朱祁镇继位十来年,沉忆辰是朝中唯一一个同龄官员,并且还能与自己说得上话。
却没想到沉忆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毅然决然的答应了去山东治水。
一瞬间,朱祁镇都不知道自己是该高兴有此臣子,还是该伤感“离别”。
“臣,遵命!”
沉忆辰磕头领命,这桩差事就算是尘埃落定,再无变故可言。
这下文华殿内满朝文武,不管之前是认同沉忆辰的,还是厌恶沉忆辰的,这一刻脸上表情都唏嘘不已。
凭心而论,治水之事落到自己身上,绝对做不到如同沉忆辰这般大公无私。
偏偏很多时候,此子言语表现像大奸似忠,却在行事抉择上面,做到了大忠似奸。
真是人心难测,无从定义啊……
就在群臣感慨之时,工部侍郎王佑站了出来进言道:“陛下,沉修撰秉持仁义爱民之心前往山东治水,臣心中佩服不已。”
“不过詹事府中允一职恐不太方便行事,臣恳请陛下升任沉修撰为山东道都水清吏司郎中,可更好督造核销江防水利之谁!”
都水清吏司为江河水利之事的主管部门,职能类似于后世的水利局。同时郎中为正五品官职,而詹事府右春坊中允为正六品官,用“升任”二字也没毛病。
但在明朝的官场中,地位权势高低看的可不仅仅是品阶,京官天然要高于外官一挡,更别说沉忆辰这种翰林清贵,潜力不知道胜过外官多少倍!
毫不夸张的说,沉忆辰现在正六品实际地位,可与外官正四品的知府相提并论。甚至两者打照面,大概率是知府先居右行礼,而沉忆辰居左回礼!
王佑的这番请求,压根不是让沉忆辰升官,而是趁他病要他病,直接踢出京官行列,再也无法回到京师权利中枢!
成国公朱勇听到后,脸色可谓是铁青无比。外派为官也就忍了,好歹事情别做的这么绝,留一个京官身份,也相当于有一个重返京师阁部的念想。
阉党行事,就这么喜欢不留余地吗?
是可忍孰不可忍,成国公朱勇准备出班驳斥王佑的请求,但有一人动作比他更快,这个人就是内阁首辅杨溥!
“陛下,少司空所言甚是,沉修撰确实需要加都水清吏司的职衔。”
杨溥这句话出来,站在御座旁的王振,脸上都浮现出一抹满意的神情。
想当初“三杨”统治朝堂的时候,自己做小伏低,处处讨好隐忍。如今风水轮流转,尊荣如杨溥面对自己权势也得低头,这就叫做识时务者为俊杰!
但只见杨溥说完后话音一转,继续启奏道:“不过之前大司空说过,山东治水之事情况复杂,各方因素盘根错节,必须得有一个统领之人去掌控大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9/10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