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第4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9/1086


这番话下来,让孙鼎有些迷糊了。
于谦这人孙鼎还算比较了解,虽然不是什么同年身份,但两人曾一同参加过永年年间的应天府乡试,并且还都担任过监察御史之职。
按理说沈忆宸这种后辈,跟于谦可谓是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关系,他为什么如此急切?
不过孙鼎也不是喜好打探之人,可能是有什么机缘巧合,让沈忆宸与于谦结识了。
就如同自己现在与沈忆宸,也算是熟识了一样。
“于少司马的情况不容乐观,据老夫得到的消息,很有可能被办成铁案判死。”
听到孙鼎这么一说,沈忆宸内心猛的一沉,果然王振出手不留余地。
无论是刘球,还是薛瑄,乃至现在的于谦,能搞死就绝不给对方活路。
“大宗师,有没有转圜的余地,或者说能走的门路?”
只见孙鼎摇了摇头说道:“此案乃都御史跟大理寺卿同审,并且还有六科十三道言官监察,谁也不敢背后徇私。”
“此事就真的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向北,老夫不知道你跟少司马有何关系,但此案背后涉及到权阉王振,你最好还是不要卷入其中。”
孙鼎常年在应天府任职,并不知道京师所发生的事情,更不知道曾经沸沸扬扬沈忆宸“阉党中人”的传言。
他的潜意识里面,还把沈忆宸给当做了应天府的那个少年郎,不知官场的浑浊跟黑暗,更不知王振所拥有的权势。
很多时候都察院定罪,看的并不是罪行严重与否,而是背后有没有人!
“大宗师,少司马罪不至死,晚生不能眼睁睁看着他蒙冤受屈。”
沈忆宸神情坚定的回了一句,既然自己来到了这个世界,就不可能坐视不理,更何况这个人是于谦!
“向北,不要冲动行事!”
看着沈忆宸这副神情,孙鼎告诫了一句。
官场就是如此,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情,洗刷冤屈非沈忆宸现在身份能做到的,反而会把自己给搭进去。
“晚生谢大宗师相助。”
沈忆宸躬身道谢,这件事情无论谁来劝阻,他都不可能放弃。
孙鼎直直的看着沈忆宸许久,他没想到此子会这般倔强,颇有他老师林震当初一意孤行要辞官归乡的模样。
“罢了,你如果一定要牵连进去救于谦,那么光靠你一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必须得获得更广泛的支持。”
“让赦免于谦的声音,远远高过定罪判死的声浪,才能逼迫王振屈服于大势让步!”
更广泛的支持,更大的声音?
听到孙鼎的这两句话,让沈忆宸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他已经明白该怎么做了。
当初自己率领着国子监学子跟京师赶考举子,一同叩阙鸣冤硬生生逼迫王振妥协,赦免了国子监祭酒李时勉。
那么这一次,沈忆宸会让王振见识到,什么叫做天下大势不可违!
.
===192
天下大势
(二合一)===
正统十年九月二十五日,在王振插手办成铁案的指示下,于谦擅离职守一案流程走的非常快,短短十日大理寺就宣布结案,以大不敬之罪判处三个月后问斩!
此案结果一出,与后世电视剧情跟野史传说里面,满朝文武纷纷为其求情的局面不同。事实上判死并未在京师引发太大的波澜,
更无一人愿意出面得罪王振。
最多就是在茶余饭后,谈及到于谦的问罪,流露出些许惋惜之情。
世态炎凉,莫过于此。
大理寺的结案报告,也很快呈递到了朱祁镇的御案上。他仅是漫不经心的看了一眼,然后朝着身旁的王振问道:“先生,于谦之事判处问斩,刑罚是否有些严苛了?”
虽然朱祁镇对于谦死不死并没有多大感觉,
但是按照以往擅离职守的判罚来看,理论上罪不至死。
“万岁爷,于谦擅离回朝,乃弃万民于不顾。擅举人自代,乃对天子不忠不敬,此事若不严惩以儆效尤,何以御下?”
王振这次动用“三法司”中的都察院跟大理寺,还号召了六科十三道的言官集体弹劾,铁了心要用于谦这条命来震慑群臣!
要知道之前的大理寺少卿薛瑄案,以及后来的国子监祭酒李时勉案,在群臣跟文人士子的抗争下,不得不退步放过了他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9/10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