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第4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2/1086


要知道明朝前中期的赐服还是很值钱的,不像明朝后期规矩败坏,官员开始随意穿着赐服纹样的服装。
明朝赐服标准为一品蟒、二品斗牛、三品飞鱼、四五品麒麟。其中飞鱼服还兼当锦衣卫公服,而麒麟服则兼当公、侯、伯、驸马的公服。
也就是说除开勋戚外,想要获得麒麟赐服,至少得五品官员才能达到最低标准。
沈忆宸目前为正六品詹事府右春坊中允,压根就达不到这个最低标准,那这背后是不是意味着很快就要升官了?
入仕月余就升任了正六品,如今也不过才半年而已,难道就要踏入五品官行列吗?
“沈忆宸圣眷也太夸张了,大明从未有过如此升官速度。”
“这不还没升迁吗?今日此子表现,我认为配得上天子赐服。”
“言之有理,沈修撰力压瓦刺不臣之心,又彰显了我大明文治武功,属实有能力。”
“不愧是成国公之子,这种武事天赋,旁人只有羡慕的份。”
无论是哪个时代,实力都是最好的证明。相比较之前沈忆宸在朝会上嘴炮被各方群嘲,今日他用实际行动征服了一部分官员,成绩摆在这里无法质疑!
当然,想要各方面满意那是不可能的,特别是翰林清流跟科道言官,依旧对沈忆宸恨之入骨,更不赞同他“推崇武功”的行为。
“圣上恐怕是被蒙蔽了,此子如此耀武扬威,破坏了我大明教化之文风!”
“没错,万一番邦同样走向武事,那我大明边疆岂不是要狼烟四起?”
“以武媚上,其心可诛!”
相比较底层文官分裂成为了两派,上层重臣桌上,大多都是脸色凝重,忧心忡忡。
因为今日勋戚集团的表态,几乎是旗帜鲜明的站位沈忆宸了。本来此子文道就达成了巅峰成就,现在又展现出以文官掌武事的迹象,再加上背后勋戚集团的支持。
未来谁还能挡?
单单一个沈忆宸崛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背后勋戚集团会顺势而上。仁宣二帝用了几十年与民休息、无为而治,才让武人退至幕后,文人站在了台前。
难道从今往后,要倒行逆施吗?
===187
武人治国(二合一)===
“六品春坊中允赐麒麟服,圣上对于武风的偏好,已经愈发明显了。”
胡濙朝身旁的杨溥说了一句,语气中夹杂着一丝忧虑。
朱祁镇对于沈忆宸的重赏,相当于映射了他内心里面的真实想法,那就是推崇武功。
正统八年亲政以来,他立志要成为大明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帝王。于是短短两年时间里面,
同时在南北发动了两场大战,动员军士高达数十万,转饷半天下!
结果并没有满足朱祁镇超越先帝的愿望,甚至接连大战“轻松”取胜,还愈发刺激了他的好大喜功,逐渐不把敌人给放在眼中。
文官集团可能有很多迂腐守旧的思维,
但对于朱祁镇的担忧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一旦沈忆宸代表着勋戚集团上位,那么会与王振建功立业想法不谋而合。
勋戚、宦官跟皇权联手,朝野再无能反对的力量。
忘战必危,好战同样必亡!
杨溥自然能明白胡濙的担忧,当年先帝托孤五大臣到了今日,就只剩下他跟胡濙还有英国公三人健在。
而三人都垂垂老矣,谁也没有办法掌控身后之事。
如今的杨溥除了在接班人上安排了后手,其他方面用后世话语来形容就是“躺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正是这种思维,让他在正统七年太皇太后张氏崩逝后,面对王振的步步紧逼不断绥靖退让,终成现在宦官当权的局面。
“唉……”
杨溥叹了口气然后说道:“陛下正处于锐意进取的年纪,想着燕然勒功,非人力可以劝阻。”
他是看着朱祁镇长大的,明白性格这种东西一旦养成固定,谁也无法轻易改变,特别这个人身份是皇帝。
“以武治国,终成大患,
难道吾等文人就眼睁睁看着吗?”
胡濙的这句话属实有些露骨了,
同桌诸位阁部大臣听到后,
均是脸色一变。
不过胡濙也没有办法,吏部天官王直资历不够,户部尚书王佐生性耿直,而且被铁杆阉党户部侍郎奈亨掣肘,分身乏术。
单靠自己这个礼部尚书去对抗勋戚武人团体,无异于天方夜谭。
只有“三杨”中的杨溥领衔,才有足够的资历跟声望聚拢整个文官集团,去矫正皇帝穷兵黩武的思维,打造成圣贤明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2/10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