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第4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2/1086


一旦整个漠北、辽东、朝鲜半岛完成兼并统一,就会在大明的北方出现个庞然大物,也就到了蒙古跟大明再次决战的时刻。
只是很可惜,正统十四年的土木堡决战大明失败了,从此再无力踏足漠北、西域等地,一直到清朝才恢复了汉唐故土的疆域。
明明自己都“明牌”告诉了大明君臣,瓦刺部也先的计划跟野心,却没被当回事。
现在收到朝鲜的“伪敕”再来震怒,没觉得有些晚了吗?
“回禀元辅,下官冒昧问一句,兀良哈三卫现在情况如何?”
事已至此,再谈及什么僭越面子问题毫无意义。沈忆宸在东阁只能审阅一些地方鸡毛蒜皮的小事,真正事关蒙古战略级别的奏章,是不可能经过他手的。
所以沈忆宸现在迫切想要知道,瓦刺部也先已经走到了哪一步,兀良哈三部有没有被吞并。
“宣府总兵上个月发来军情奏报,兀良哈三卫中的朵颜卫,遭受到瓦刺部的骚扰,后续情况暂且不知。”
明朝前中期兀良哈三卫中,泰宁卫实力最强,福余卫第二,朵颜卫排在最末。
后来朵颜卫势力快速壮大,于是乎在明朝中后期,就直接把兀良哈三卫给称之为朵颜三卫了。
瓦刺部骚扰朵颜卫,意图很明显就是挑选弱鸡下手,然后逐步把兀良哈三卫都给吞并。僭越称朕让朝鲜依附什么都是虚的,吞并朵颜卫才是实打实的统一蒙古增强。
所以沈忆宸直接说道:“元辅,想要打击瓦刺部不臣之心,目前就得抓紧时间让宣府、大同两地卫所出兵,配合兀良哈三卫对抗瓦刺部。”
“否则一旦让瓦刺部统一蒙古,那对朝鲜发布的就不是敕书了,而是兵锋所指!”
听见沈忆宸突然提及出兵,杨溥的神情有些凝重。以他的政治经验,不可能察觉不出也先的意图跟野心,抑强扶弱也是羁糜蛮夷诸部的基本国策。
但问题是,就凭沈忆宸一句话出兵吗?
军国大事岂能当儿戏看待,没有任何军情分析跟准备前提下,如何能确定也先一定会进攻兀良哈三卫?
就算是真打起来了,兀良哈三卫也没那么弱,刚好可以跟也先部两败俱伤,让大明渔翁得利。
当然最重要一点,就是大明刚刚结束南北两场大规模用兵,国库需要积累,民众需要休养生息,拿什么去组织大军征讨瓦刺部?
要知道蒙古鞑虏之所以难以剿灭,就在于他们打不过就跑,茫茫漠北草原想要大获全胜太难了。万一大明这边出兵,瓦刺部避其锋芒直接跑路了,损耗的军费、物资谁来承担?
所以沈忆宸这种言论,在杨溥眼中就是空谈误国,毫不知国事艰难跟民间疾苦。
“沈修撰,是否出兵与你无关,让瓦刺使臣明白吾大明天威,才是你应该做的事情。”
杨溥不想跟沈忆宸越扯越远,眼下要解决的问题是让瓦刺使臣低头臣服,避免他们在御宴上大放厥词,做出忤逆之举。
对于四夷使臣来朝,大明帝国一直都视作极有面子的事情。特别朱祁镇现在性格往好大喜功方向发展,一旦被当众打脸,倒霉的就不仅仅是沈忆宸,内阁六部都有可能遭殃。
毕竟天子颜面尽失,何以为天下共主?
听着杨溥逐渐严厉的语气,沈忆宸明白自己又犯了逾矩的老毛病。
“下官失礼,还请元辅见谅。”
认错一声后,沈忆宸继续说道:“想要让瓦刺使臣明白大明天威,下官有一建议,把御宴地点设置在郊外校场!”
“郊外校场?”
这个建议属实有些出乎杨溥意料,大明还从未有过接待使臣的官员,提议把御宴场地设置在校场的。
要知道校场乃操演比武之场地,御宴设置在那里,是准备看一场演练吗?
想要“演练”二字,杨溥就瞬间明白了沈忆宸的用意。此子真不愧是成国公血脉,丝毫就没有考虑过儒家教化,直接打算用军事武功,让瓦刺使臣感受大明天威!
“沈修撰,你还真是异想天开啊!”
杨溥稳重了一辈子,万万没想到在仕途末年,遇到沈忆宸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狂徒。
“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只有让瓦刺使臣感受到大明的强大,他们才会畏惧!”
后世有一句名言,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也办不到。
出兵漠北帮扶兀良哈三卫抵抗瓦刺部,沈忆宸明白是没指望了。瓦刺既然敢僭越称朕,光靠自己三两句嘴炮臣服,用屁股去想都不可能。
尊严只在剑锋之上,想要让瓦刺使臣明白大明天威,就得拿出实力来。
展现实力,没有什么比军队刀剑更好用,圣贤教化那一套狗屁没用!
杨溥秉性谨小慎微,沈忆宸这种激进策略,他哪怕明白效果可能最好,依旧很难下定决心。
一旦捅出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2/10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