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第4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7/1086


沉默许久后,千户王振反应了过来,他高呼了一句明军战号:“大明!”
上千南征士兵们也明白了,这是沈忆宸给予他们的认可跟尊重。
很多人双眼通红,用兵器撞击着盾牌跟铠甲,发出兵戈之声,然后再齐声高呼道。
“大明!大明!大明!”
===183
上门幕僚
(二合一)===
,我成了大明勋戚
边疆将士们的战号呼喊,也是感染到了充当礼仪的京师卫所亲军。
他们抬起自己手中的旌旗跟兵器,重重撞击地面发出沉闷的响声,高呼着同样的战号。
“大明!大明!大明!”
呼喊声如同雷霆万钧,响彻云霄。安定门内外观看受降礼的京师百姓们,也是被这如雷贯耳般的战号,给冲击震撼到了。
“这就是我大明天兵的气势,何愁南疆不平?”
“小民一直以为状元公是文弱书生,如今看来他英武之气不输武臣!”
“毕竟是成国公的血脉,当有武人风范。”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这才是真正遵循六艺的君子!”
只是这一幕放在部寺绯袍重臣眼中,却分外惊愕!
沈忆宸以往在朝堂之上对边疆战事大放厥词,群臣们还能当作是年少轻狂,不懂兵者,凶器也的危害。
如今从沈忆宸的言语举动看来,这小子是骨子里面推崇武事,真打算提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吗?
前有王骥抱着阉贼王振的大腿,以文官掌武事封爵,现在又来一个沈忆宸准备复制此景?
“此子生性好战,恐非朝廷之幸,百姓之福。”
本来还对沈忆宸比较欣赏的刑部尚书金濂,见到这种场景后脸上浮现出担忧的神情。
金濂在返还京师担任刑部尚书之前,官职为都察院佥都御史,参赞宁夏军务。
在任期间对钱粮等物资,展现出极高的管理天赋,让宁夏边粮储备十分充实,还得到了皇帝的称赞嘉奖。后来金濂也因此天赋,被升任为户部尚书,掌管全国的土地、赋税。
所以他很清楚七年麓川征战下来,对于大明物力财力的消耗。甚至毫不夸张的讲,把国库都给打空了,这才会出现全国各地的苛捐重税,比如福建、浙江的加征矿税。
金濂眼中沈忆宸展现出狂热好战的姿态,再加上背后勋戚集团的支持,日后定会走向穷兵黩武的道路。
这种人有朝一日若是能掌控朝政,恐怕会民不聊生!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沈忆宸若是真想效仿靖远伯王骥,那他青云之路下将是白骨累累。”
胡濙淡淡的回应了金濂一句,现在他的思维方向与王振不谋而合,都认为沈忆宸如此热衷武事,就是想以军功封爵。
魏国公一门两爵的兴盛,天下世家无不羡慕向往,只能说成国公与沈忆宸的野心足够大,想要再打造一个公侯世家!
受降礼结束,麓川部族俘虏被送至刑部大牢,入贡使团则前往会同馆,等待日后皇帝统一召见番邦使臣。
而众部寺官员,纷纷回到各自衙门处理扫尾工作,比如刑部就得逐一再审麓川俘虏,以获取目前蛮夷首领思机法的下落。
至于沈忆宸很平静的返回东阁,因为他知道今日这场受降礼对于大明而言,并不是什么战事结束,仅仅是中场休息而已。
另外一边内廷司礼监,一名参与受降礼的官员,正匍匐在王振的面前,向他转述着受降仪式的经过。
听到沈忆宸威逼麓川使臣交出思机法,王振忍不住点了点头道:“这小子才能、秉性俱合咱家胃口,却奈何不能为我所用!”
要知道麓川之役就是王振与勋戚联合一力主战,本想获得点开疆拓土的英名,结果战事糜烂打到现在都不能算彻底结束。
并且最大的受益者也不是王振,而是封爵的兵部尚书王骥。
相反亏空国库这口黑锅,倒是让王振给背上了。
以他睚眦必报的性格,简直巴不得把思机法凌迟处死,才能解心头之恨。沈忆宸这种不玩虚假仁义,直接了当要贼首认罪的举动,自然对得上王振的脾气。
“这就是沈忆宸不识抬举的地方了,让翁父一番心意付之东流。”
听到这话,王振冷哼一声道:“年轻人恃才傲物,终究得敲打敲打,否则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7/10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