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第4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5/1086


小时候种下的因,长大后必然会结出果。
王振在御驾的另一侧,看着朱祁镇如同一个少年般,与沈忆宸相谈甚欢,脸上下意识的浮现出一种“老父亲”般的笑容。
换做是当年“三杨”等阁臣见到这一幕,恐怕早就制止了朱祁镇这种行为了。
在传统的文官儒臣眼中,最称职的君王,就应该如同一台行政机器般,抛除所有的个人情感喜好,达到内圣外王的标准。
很明显现在朱祁镇关心“奇技淫巧”的举动,不符合上古时期圣贤君王的标准,当制止之!
但是在王振眼中不同,宫中除了太监外,极少有跟皇帝同龄的官员,更别论像沈忆宸这般还能说得上话。
别人不知道,王振却明白朱祁镇很多时候是孤独的,能出现这么一位年轻人,让他暂时忘却自己帝王身份,开心放松的聊一会也好。
家国天下压在一名十八岁的少年身上,确实不容易。
御驾行驶到宫门前的时候,沈忆宸还向皇帝提出了一个请求。那就是暂时不要颁旨,推迟到目母亲沈氏来京后的一个特殊时间点,让她能当面接旨。
对于这种小事情,心情大好的朱祁镇自然不会拒绝,随口就答应了下来。
帝王銮驾入宫,沈忆宸站在宫门前恭送,远远见到朱祁镇回了一次头,脸上流露出意犹未尽的表情,最终消失在视野之中。
由于颁旨时间被推迟,加上当时御驾旁边就只有几名重臣高官听到了谈话内容,所以沈忆宸到东阁学习的消息,并没有传播太广。
但是他在国子监那番开宗立派的讲学,却在短短几日时间里面,成为了京师文人士子间的必谈话题,甚至就连翰林院,也争论的不可开交。
当然,这个争论并不是说有正反两派选手,在攻击沈忆宸异端邪说这点上,众翰林观点是一致的。
争论点就在于,到底是应该出面公开指责沈忆宸妖言惑众,还是选择暂时隐忍。亦或者等到朝会之期,上奏弹劾沈忆宸!
不得不说,当初沈忆宸在入仕第一天,以“官”压人立威的举动。虽然某种意义上是得罪了众翰林,让自己成为了公敌一般的存在,但是也免除了许多麻烦。
否则现在就不需要争论,估计是众人找上门来,让沈忆宸为自己的学说道歉认错了。
“状元公,外面玉堂官都吵翻天了,您还能在这里静下心来修书,小的真是佩服。”
典簿厅内,吏员曹轩看着沈忆宸处于风暴中心,还能镇定自若的编纂着《寰宇通志》,忍不住开口说了一句,并且在内心里面敬佩不已。
他在翰林院担任吏员也近十年,迎接过三届新晋翰林入馆,唯独没有见过沈忆宸这般特立独行的新科状元。
入职第一天威压同僚,从举动上看应该是个狂妄自大之辈,不太好相处的那种。
结果没有想到半个月相处下来,沈忆宸谦虚有礼,从未对自己这个不入流的小吏颐指气使,有着一种从骨子里面散发出来的儒雅气质,远超历届翰林!
因为客气跟尊重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曹轩遇见过许多礼数周全的翰林官,只有在沈忆宸的身上,他感觉到一种对于吏员的尊重。
用沈忆宸的话说:“人只有好坏之分,并无高下区别,谁又比谁高贵呢?”
当时曹轩感到很不可思议,事实证明,状元公以行践言!
如今看来,沈忆宸除了儒雅的谦谦君子风度外,在心境造诣上,同样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可谓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不然呢,去与他们辩经吗?”
沈忆宸一边书写着,一边淡然回了句。
这种局面并不意外,翰林乃儒家理学的佼佼者,他们要是不反对自己对于理学的抨击,那才是有鬼了。
一个两个反驳自己还能去辩辩经,如今可谓整个文人士子群体,都无法接受“经世致用、辩证求是”的观点,难道还能每一个都去辩论一番吗?
相比较起来翰林院还算好的了,起码目前就打打嘴炮,科道言官那群麻烦精,都已经上奏章弹劾自己妖言惑众了。
不过这些弹劾的奏章,大多被王振在宫中给挡了下来,然后挑出几份无关痛痒的给皇帝审阅,自然不被重视。
甚至王振还派了个小太监过来告知,让沈忆宸还领他的这份情。
所以现在沈忆宸是虱子多了不怕痒,喜欢哔哔就继续。等到你们说累了,那老哥我再来惊世骇俗一番,总有一天这群理学家卫道士们,听着听着就会慢慢习惯滴。
“状元公,你就不担心这番言论,会影响到仕途吗?”
曹轩又问了一句,他是真心期望沈忆宸这种人,能官运亨通、身居高位。
“仕途通畅,成为高官又是为了什么?”
沈忆宸放下了笔,饶有兴趣的朝着曹轩问一句。
“为了……”
曹轩本来下意识就想说钱权,但是话到嘴边,觉得这般露骨不太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5/10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