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第3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4/1086


结果就翻车了……
沈忆宸目前就一个实习生,观政是没有说话资格的,哪怕就是能发言,人微言轻能改变什么?
想到这里,沈忆宸不由叹了口气,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
经历过匈奴、突厥、蒙古等等北方强敌了,还摸不清楚草原部落出现了统一苗头,后面会发生什么吗?
可能是沈忆宸这口气叹的有些明显了,也可能是朱祁镇恰好关注到他。
见到这一幕后,朱祁镇开口问道:“沈爱卿,对于瓦刺部落,你怎么看?”
听到皇帝居然询问一个官场雏鸟,这下众大臣脸上表情可不是什么羡慕震惊,而是流露出一种轻视鄙夷。
连官衙都还没有正式进入,能在朝政大事上发表什么意见?
皇帝如此厚爱沈忆宸,恐怕会培养出下一个类似王振这样的权臣,危害甚至超过王振!
我怎么看?
沈忆宸面对朱祁镇的问题,也是有苦难言。朝臣们都快要形成一致意见的前提下,自己能发表什么见解,发表了又有谁支持?
而且在朝臣们眼中,自己可能连瓦刺部在哪里都不知道,也配大放厥词?
站在前排的成国公朱勇,此刻也回过头来看向沈忆宸,朝他轻轻摇了摇头,示意不要多言。
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都不是他目前身份跟资历能参与的,聪明的话就用一句“臣不敢妄言”搪塞过去。
闭嘴明哲保身吗?
不知为何,沈忆宸心中感到有些唏嘘不已。
曾经有多么远大的志向,想着在朝堂之上执掌权利巅峰,然后庇护天下万民,开创太平盛世。
结果上朝第一天,就连话都不敢说了,官场融入的还真是快……
这架势还想成为恶龙,连起步屠龙少年都不配啊。
看着沈忆宸没说话,明英宗朱祁镇也明白,此等朝政要事,不是新科状元能参与进来的。自己想要培养股肱之臣,属实有些操之过急了。
就在朱祁镇认为沈忆宸不会直抒己见的时候,却没想到沈忆宸却拱手道:“回禀圣上,臣赞同靖远伯的看法。瓦刺部也先有不臣之心,如若不提前有所防备,恐成后患!”
在其位当谋其政,任其职当尽其责!
明哲保身容易,装聋作哑更容易,但恰恰就是大明太多这样的官员,才使得华夏大地最终沦丧。
沈忆宸明白历史巨轮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甚至可能到了最后什么都改变不了。
但为了大明土木堡之变二十万将士,为了九边重镇数百万军民,如若今日连附和王骥的话语都不敢说,那么自己日后必然会忘了初心。
成为一名趋名逐利的文官,泯然于众人!
===163
文武全才(二合一)===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满朝文武想过沈忆宸不敢发言,也想过他会支持刑部侍郎马昂,或者户部侍郎张睿的言语,唯独没想过他会这么“怂”!
要知道沈忆宸此等年纪,正好处于年少轻狂的阶段。特别是他还创下了三元及第、六元魁首的盛举,更应该心高气傲不把区区鞑虏给放在眼中。
结果沈忆宸却如临大敌般,让皇帝防备瓦刺部的也先!
开什么玩笑,如今大明国富民强、兵强马壮。就算也先有不臣之心,到时候大明天兵一到,也会如同土鸡瓦狗般击溃,何需畏惧?
听着沈忆宸最终还是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成国公朱勇暗暗摇了摇头。
他倒不是如同其他官员那般想法,认为蒙古瓦刺部不堪一击。
毕竟正统九年朱勇才出塞北征过兀良哈三卫,蒙古铁骑算是老对手了,实力如何心中都有数。
朱勇只是明白,很多事情就算说的是实话,你在朝堂上也不能公开说出来。
特别是以沈忆宸这般资历年龄,更不能说!
终究还是年轻了不够隐忍,为官之道需要日后慢慢磨练。
“沈忆宸生长于应天府,这辈子见过鞑虏长什么样吗?”
“黄口小儿,就敢在朝堂之上大放厥词,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4/10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