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第3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7/1086


因为各方势力的争斗依然暗流涌动,状元头衔不会这么轻易就放出去。只要皇帝没有明确钦点沈忆宸,那么群臣就会装聋作哑,推上去自己选定的后辈。
看着摆放在自己面前的十二份试卷,坐在首位的阁老杨溥,环视一周后开口说道:“诸位,本届殿试前十二已经选定出来,接下来就是共同推选三份御前读卷。“
“还望各位秉持公道之心,为大明挑选英才。”
明朝正统年间内阁已经有了地位差距,也有了主议阁老,却并没有明确的首辅、次辅之分。
不过内阁“三杨”地位超然,如今杨荣、杨士奇均已病故,仅存的杨溥当仁不让有了“首辅”之尊,殿试读卷官也默认以他为首。
听到这话,众读卷官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杨元辅所言甚是,那本官就开个头,认为这三份试卷有三鼎甲之才,居中那份更当魁首之资。”
户部侍郎奈亨没有客气,当即推选出桌上的三份试卷,居中那份从笔迹上看,乃沈忆宸所作确定无疑!
昨日殿试沈忆宸交卷阶段,王振所说的那句话,站在最近的奈亨可谓听得清清楚楚。
如果说之前,他对于王振心属沈忆宸状元,还有些存疑的话,那么当“状元之资”四个字出来,就已经毫无疑问了。
奈亨身为铁杆阉党,户部侍郎之位都是抱大腿坐上来的,自然的讨王振欢心。
翁父想要取中谁,我就推选谁,忠贞不二!
在座的其他读卷官,看着奈亨推选出来的试卷,脸上没什么表情,心里面却跟明镜似的。
因为到了殿试这一步,糊名基本上就相当于一个形式了。先不说能通过笔迹文风确认,单单巡视考场这点,文章事先都看过了,还能不知道是谁写的?
所以奈亨推荐这三人,除了沈忆宸是皇帝亲阅不确定外,其他两人都是阉党子弟。
这吃相有点难看啊,想把三鼎甲给包圆了?
既然有人带了头,殿试排名关乎着己方势力新生力量,那么其他的读卷官自然也不会客气。
很快礼部郎中站起身来,也推荐出三份试卷,分别是沈忆宸、贺平彦跟杨鸿泽。
并且把杨鸿泽给摆放在了首位,很明显要定他为状元。
“本官认为此三人文采卓越,当为三鼎甲。为首试卷更是词华典瞻,字字珠玑,可为状元!”
礼部郎中的这三份试卷,基本上属于整个文官集团互相妥协的结果。
贺平彦是吏部尚书王直外甥,加上他本身优秀的学识跟手段,三鼎甲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只不过也恰恰因为他是王直外甥,十七名读卷官中就有王直存在,他可没有后世张居正的权势跟地位,怎么也得低调一点避嫌。
能进入三鼎甲,就意味着能直通翰林院,日后前途不可限量。状元头衔实在太打眼了,王直没有把握能压在外界的流言蜚语跟非议,只能让贺平彦低一头。
杨鸿泽是礼部尚书胡濙推选之人,身份背景异常低调,而且还是出身寒门。在会试之前,可以说没人知道他的存在,完全属于异军突起的类型。
由杨鸿泽当状元,即能卖胡濙面子,得到他对于贺平彦三鼎甲的支持,还不会引人瞩目。
甚至说不定在广大文人士子眼中,把杨鸿泽高中状元,当做是寒门逆袭。为这届乙丑科殿试阅卷,增添些许公正口碑,可谓一举两得。
至于沈忆宸,那是没办法,皇帝亲阅的面子必须给。
“本官附议李郎中,此三份试卷却属佳作。”
“没错,特别为首试卷出类拔萃,当大魁天下。”
“本官也认同李郎中高见。”
几乎就是一瞬间,在场有五六名官员赞同礼部郎中推选的三鼎甲试卷,胜利的天平逐渐往着杨鸿泽那边倾倒。
“本官不认同!”
一道深厚声音响起,翰林院侍读学士站起身来,表示对礼部郎中推选的反对。
“本官认为奈大人挑选那份居中试卷,雅文绩文,湛深经术,开风气之先,为艺林楷则!”
“此文如若不能独占鳌头,当翰林之耻!”
这名翰林侍读学士,并没有钱习礼的任何授意,纯粹是出于公道之心,认为沈忆宸的文章技惊四座、力压群雄!
只是他这一站出来,让很多人脸上表情有些诡异,翰林院这群老学究,居然与阉党站在了一起,属实开了眼界……
沈忆宸这篇殿试文章,打破了大明官场的次元壁。
“本官也认同于学士之言,此篇文章可为状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7/10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