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第3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4/1086


也不知道强势了半辈子的朱勇,为何就对这个婢生子如此纵容!
……
会试结束,考生要么如同沈忆宸这般,返回家宅好好休息,要么就是参加各种宴会放浪形骸。而对于主考官跟同考官而言,他们的阅卷忙碌时刻,才刚刚开始。
考生们答卷,首先会送到十八房同考官的手中,进行初步黩落劣文,挑出优卷,并用青笔写下评语。这些被挑选出来的优质答卷,再送到两位主考官的面前,进行最终的评判。
如果同考官挑选出来的试卷最终被取中,那么他将与中试的考生结下师生之谊,这也就是“房师”称号的由来。
要知道一旦有了师生之谊,对于同考官日后在官场经营自己人脉,可有着很大的帮扶作用。因此同考官们肯定都希望自己选出来的答卷,能被主考官看上并取中,所以往往都会在批语上大力举荐!
沈忆宸的答卷,落在了“书”房同考官,翰林院编修赖荣的手中。
赖荣此刻有些精神萎靡,不知是乙丑科会试的首题太过于“中庸”,还是本届参考的举子们太过于“平庸”,反正他看过的答卷中,几乎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文章。
伴随着烛火的闪烁,赖荣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又是把几份答卷给放到了一旁。
聚奎堂内另外一名同考官,看着赖荣如此唉声叹气的模样,出言劝慰道:“赖兄,今年乙丑科的首题落点中正,想要写出彩确实不容易,要不起身活动一下筋骨?”
毕竟同考官几乎掌控着考生的“生死”大权,赖荣这般状态下,很容易在阅卷过程中出现疏漏。
要知道为了保证考官们的阅卷质量和公平性,试卷解送到礼部后,还要由礼部官员进行磨勘。如若发现哪里有问题,礼部会奏请钦派九卿、翰詹科道等官员一同查验。
查证无误后,即给主考官及同考官罚俸、降级、革职等处分。
“窦兄所言甚是,看完这一份,在下就去调整一番。”
赖荣也明白自己这般萎靡状态不适合阅卷,打算把手上这份答卷看完之后,就去休息一会儿。
打开答卷,映入眼帘的是破题句“惟圣人极至诚之德,故有以统天下之理。”
这句破题义正言辞,挑不出任何的毛病,称得上佳句。但是今年首题的答卷,绝大多数都是用圣人为破题,大差不差情况下,也就没什么新奇之处了。
按耐住内心那股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躁动,赖荣继续往下审阅,当看到承题句时,他脸上的表情终于有了变化。
这名考生的承题与破题联动的非常巧妙,转折流畅无比,并且引用的儒家经典也贴合其意,瞬间让这篇文章增色不少。
带着被吊起来的兴趣,赖荣继续往下看“代圣人立言”。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文章把八股文要求的“清真雅正”,给展现的淋漓尽致。
甚至文中很多对于圣人言的引用,就连赖荣自己都没想到。
“诸位来看看,此文可为高荐!”
赖荣一时激动之下,就连后面六篇文章都懒得再看了,直接就让聚奎堂内的其他同考官进行复阅!
同样是为了保证科举的公平公正,会试阶段同一份答卷,往往需要好几位同考官批改。只有得到了共同举荐,首阅的同考官才会在试卷上用青笔加标记,推荐给主考官。
这一步称之为“荐卷”,俗称为“出房”。
当然,如若其他同考官持不同意见,这名首阅的同考官依然可以强行举荐,只是这样放在主考官眼中,答卷的含金量将会大为降低,落选的可能性很大。
“赖兄,何等文章让你突然精神抖擞起来了?”
之前那位劝说赖荣起身活动一下筋骨的窦姓同考官,看到他跟打了鸡血似的生龙活虎起来,也是感到万分意外。
这才过了多久,最多就是把答卷的首题看完吧,乙丑科如此中正的首题都能引发考官的盛赞,那这名考生的学识得有多恐怖?
“这篇文章理、法、辞、气俱全,能作出此文的考生更可谓奇才,窦兄你看看便知!”
面对赖荣如此激动的情绪,窦姓同考官抱着好奇的心态,来到了他阅卷的桌前,品读起沈忆宸的这篇四书义首题。
不单单如此,聚奎堂内其他几名主考官,也靠了过来想看看到底是什么奇文,能把中正无比的首题都写出彩。
于是乎,沈忆宸答卷一下被五六名同考官进行审阅。
“此文确实不错,看似平平无奇,但内有乾坤。无论是对于儒家经典的掌握与理解,还是行文方法的运用,都堪称上好佳作!”
“不错,起承转合流畅无比,还在文章中蕴含了自己的思想才情,可为高荐。”
“四书义是写的不错,但乙丑科的首题大多数文章都处于伯仲之间,此文并未拉开明显差距。在下认为要当高荐,还得看看五经义首题!”
“所言甚是,确实得看看五经义。”
“赖兄,干脆吾等就一起品读下这名考生的经义如何?”
经过这一番共同审阅,赖荣之前那一股子热血上头也冷静下来了。确实这篇文章写的很好,却无法达成那种绝对的鹤立鸡群般领先。
想要得到一致公认,还得看看五经义首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4/10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