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第2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8/1086


除了常规的“肃静”、“回避”外,为首的一块官衔牌上写着礼部尚书的字样,紧随其后的还有礼部左侍郎、文渊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十三道监察御史等等牌匾。
声势浩大,让人单单看到就不免心生敬畏之情。
官衔牌走过之后,就是各路官员的轿子、坐乘,其中有礼部主持礼仪的官员、内帘主考官、外帘监考官,甚至还有卫所指挥使担任的巡绰监门官以及供给官。
这就是封建王朝最重要的一场考试,整个大明的资源都为之调动,隆重程度丝毫不逊色于后世的高考,甚至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首的轿子停在了贡道起点,轿帘掀开,露出了礼部尚书胡濙的脸颊。
“恭迎大宗伯!”
山呼海啸一般的欢迎声音,响彻了整个顺天贡院,同时众举子拜倒一片。
胡濙环顾左右,微微额首点头,就算是回应了。然后虎步龙行,朝着释奠孔子的礼坛走去,众官员紧随在他的身后。
此等气势、此等威严,让这些还未取得官身的举子们,眼神中满满是崇拜羡慕神情,许多人不免还生出了“大丈夫当如是也”的感慨。
如若自己能金榜题名,来日封侯拜将定当不输此等场面!
胡濙站上礼坛,转过身来面对赴考举子,面容庄严的开口道:“诸位才俊,今日承蒙圣恩开科取士,本官代由释奠孔子先师。还望诸生行礼庄重,心怀敬畏,不负圣恩!”
“是!”
诸位举子听到此话,纷纷行礼称是。
说完这句话后,胡濙朝着身旁的司祭点了点头,意思着释奠典礼可以开始了。
《大明会典》里面有明文记载,臣见君行五拜礼,见亲王、东宫四拜,子于父母亦四拜。
不过在实际操作过程之中,除了祭祀大典或者特别重要的活动,会用上“三跪九拜”这种大礼,其他都是用一跪三拜搞定。
但是释祭孔子,必须得行四拜礼,并且步骤作揖动作在《童子礼》里面都有着详细规定。
所以沈忆宸等赴考举子,也只能跟随着主礼官胡濙,朝着孔子画像行四拜礼。
拜礼结束之后,就是司业上香,乐六奏,文舞六佾。一番操作下来差不多用了半个时辰,直到沈忆宸都感觉自己在寒风中额头微微冒汗了,整个释奠才算是结束。
胡濙此刻再次面对众举子,说出一番勉励言语:“十年寒窗终不负,一生韶华亦可期,诸位都是我大明的佼佼人才,本官期待尔等都能登上皇榜,共饮琼林宴!”
“谢过大宗伯!”
虽然明白这是一句客套话,不可能每个人都考中进士,但是这番话在此等场合之下,由礼部尚书说出来,还是让许多士子内心激昂不已。
礼仪完毕,远处传来了一声炮响,顺天贡院的龙门再次缓缓打开。
内帘主考官们首先进入贡院,外帘的监考官们也步入自己的岗位中,担任知贡举官的礼部尚书胡濙,以及礼部左侍郎王英也准备离场。
不过在经过沈忆宸身边的时候,这两人都有意无意的看了他一眼,目光蕴含深意。
胡濙想的是什么,沈忆宸并不清楚,像他这种历经四朝的文官,心机似海这种词都很难称得上是贬义,说是日常形容词都不为过。
想要看穿他的心思,沈忆宸还没这个功力。
但是王英想的什么,沈忆宸就很明白了,他期望自己能高中入朝为官,这样在朝中将增添很大的助力。
不单单是沈忆宸本身的实力,还有站在他背后的成国公,经历过叩阙事件后,很多人都明白这两人是无法切割的。
随着释奠完孔圣,诸位当朝重臣离场,之前一直处于严肃安静氛围中的举子们,在等候入场的这段时间里面,也终于可以放松交际一番了。
沈忆宸毫无疑问,成为了众举子的首要目标,甚至是跨越了南北的地域限制,无论是应天府的还是顺天府的,都有人不断朝着拱手打招呼。
毕竟沈忆宸在应天府夺取了小三元案首头衔,还在冬至诗会上力压群雄。顺天府就更不用说了,解元头衔跟叩阙领袖,成为全场焦点毫不意外。
“沈解元久仰,在下乃国子监学生,恩师能洗刷冤屈,全靠沈解元主持正义!”
“久闻大名沈解元,在下乃应天府举子,冬至诗会上一览英姿,恨当时未能与之深交!”
“解元郎深明大义,不畏强权署名上疏,在下敬佩不已!”
各方恭维声音不断袭来,沈忆宸也只能面带微笑的拱手行礼,尽量让自己看起来比较谦虚,不会有得意忘形的印象。
他的这番举动,更是引发了很多不太熟识的举子好感,要知道自古文人相轻。特别有些年少成名的英才,那更是眼高于顶不把旁人放在眼中,如沈忆宸这般谦虚低调的真是少有。
只是这些称赞声音,听到另外一些人的耳中,就堪称无比刺耳了。
贺平彦等人就站在了沈忆宸的身后,那日雪聆阁所发生的事情,几乎如同一根刺般深深扎在了心中。
要知道共兴社在京师年轻士子群体中,有着说一不二的地位,旁人想要加入都不可得。结果给区区婢生子安排一场鸿门宴,不但被打脸拒绝了,甚至动手后都被反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8/10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