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第2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9/1086


如若处理不好,恐怕会生出大动乱来。
===130
主持大局(二合一)===
“还有这等事?大司氏能上荷校之刑?”
“到底是何等佞臣敢如此羞辱士大夫,真当天下文人没了风骨了吗?”
“如若此事为真,奸臣欺君罔上,吾等身为文人定当要上疏天子,还以大司氏公道!”
应天会馆赴考的举子们,情绪都已经被调动起来了,只是此事有些过于夸张,反倒让人有些不敢相信。
“在下乃国子监贡生,愿以性命担保所言句句属实。如若不信,诸生可前往国子监一探究竟,大司氏还刑罚于雪地之中!”
说罢,这名国子监贡生留下两行热泪,对于他而言,国子监祭酒可不是名义上的,而是真正的师长。
“忆宸,京师还能发生此事?”
李庭修也是满脸诧异的询问了沈忆宸一句,他上一次赴京赶考都十几年前的事情了,难道京师已经世风日下到如此地步,连国子监祭酒都能随意侮辱了吗?
面对老师的询问,沈忆宸在脑海中疯狂思索起来,这种大事情明朝历史上只要发生过,那么自己一定会有印象的。
很快沈忆宸就想起来史书上的记载,那就是正统朝期间国子监祭酒李时勉上奏朝廷,请求改建国子监,于是明英宗派王振过去察看情况。
此时的王振已经权倾朝野,各方官员莫不巴结谄媚,所到之处都想尽办法大肆铺张的进行接待。结果到了李时勉的国子监,仅仅按照正常标准款待,并没有刻意迎合。
这件事情让王振感觉丢了面子,认为李时勉轻视自己。于是怀恨在心,想方设法搜集关于李时勉的罪证报复,却没想到一无所获。
莫须有定罪这种事情,宋朝的岳飞身上已经搞出名了,王振自然也不好复制操作。只能硬凑了个李时勉曾经折过国子监的树枝,有砍伐偷盗官木的嫌疑,把他给强行定罪了。
甚至为了以儆效尤,彻底羞辱一番李时勉,直接判他受荷校之刑,立于国子监前三天。
让国子监的学子们好好看看,李时勉成为罪人是何等狼狈!
结果王振万万没想到,自己定的这个罪名过于离谱,反倒让国子监的学子跟京师文人们同仇敌忾起来,团结一致去宫门前叩阙鸣冤,还联名上疏给皇帝,彻底把事情给闹大了。
只是沈忆宸没记错的话,史书上记载李时勉被王振陷害正值酷暑,而此时属于寒冬,时间有些对不上。
莫非历史轨迹因为自己出现,再次出现了偏差?
就在沈忆宸感到疑惑不解的时候,会馆大堂内的赴考举子们,都已经纷纷走出门外,准备前往国子监声援李时勉。
“忆宸,我们也跟上去。”
李庭修此时一脸的严肃,师道尊严就是他的人生信条之一。
国子监祭酒乃文人宗师身份,不管有何理由跟罪名,士可杀,不可辱,决不能把师者身份践踏余地!
“是,先生。”
沈忆宸也想要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于是点头称是,与李庭修一同跟了上去。
此时外面已经人头攒动了,不单单是应天会馆的赴考举子准备声援,这一条街上山东、湖广、江西、福建等地会馆举子们,同样倾巢而出。
不出意外的话,国子监这群学子,已经通知了两京十三省的所有会馆举子应援。
京师国子监院门前,祭酒李时勉、司业赵琬、掌馔金鉴三人,正头戴枷锁站立于此。天空不断飘落的雪花,让他们须发皆白,覆盖了一层皑皑白雪。
李时勉等人的身旁,围着一圈维持秩序的兵役,更外围是满腔愤怒的文人士子,不断的与兵役们发生冲撞,不少人眼中还含着热泪。
在更远处,还站着一群锦衣卫,正冷眼旁观着国子监门前发生的一切。
当沈忆宸等人来到国子监的时候,眼前已经黑压压的一片,估摸着至少不下于千人。同时耳边不断响彻着“放人”、“莫须有”、“奸贼当道”等等口号。
李庭修与沈忆宸两人,本想站立于侧,先看看现场到底是何状况。结果却被人群不断推搡裹挟向前,最终成为了声援士子中的一员。
夹杂在拥挤的人群之中,就更弄看不清楚情况了。没办法,沈忆宸只好拉住身旁一名因为情绪激动,而满脸通红的士子问道:“敢问兄台,大司氏到底是得罪了何人,竟会遭受如此责罚?”
“如此肆无忌惮,除了阉贼专权,还能有谁?”
这名士子并没有指名道姓,不过“阉贼”二字,已经足以表明对方身份了。
看来历史并没有偏离太多轨迹,果然还是与王振有关。
沈忆宸因为历史没有偏移太多而感到庆幸,但是跟在他身后一同赶过来的应天会馆众举子,在听到“阉贼”二字后,许多人脸上露出了凝重神情,没有了之前那般愤慨。
要知道哪怕身处应天府,王振之名也是如雷贯耳,得罪他会有什么后果,大家都心知肚明。
身为一名进京赶考的举子,多年寒窗苦读就为了春闱这一刻,要是因为卷入这场风波而丧失机会,值得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9/10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