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第1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7/1086


所谓通货紧缩,就是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少于商品流通所需求的货币量,从而引起货币升值,物价普遍持续下跌的状况。
可能很多人觉得,物价下跌是好事啊,这样买东西更便宜,老百姓不应该生活的更好吗?
但事实上一旦货币升值、物价下跌超过一个程度后,就会出现商品过于廉价,卖东西不挣钱的状况发生。
既然不挣钱了,那么我还累死累活生产个屁,干脆不卖了。这一步出现之后,没人生产就会产生失业率暴增,社会财富整体缩水。
如果没有办法解决通货紧缩,就将进入到恶性循环之中,最终结果自然是经济崩溃。
所以现代经济学是一门逻辑很严谨的学科,并不是普通人所理解的物价贵点或者便宜点那么简单。
后现代社会货币不足了,还能印钞机加班加点的印钱。放在明朝这种封建社会,纸质货币没有足够的中央政府信用背书,只会成为一张废纸。
哪怕有银票这种东西,也是建立在贵金属储备的基础上,与后世的发行纸质货币有本质上的不同。
对于大明朝而言,白银不足了就只能从矿工身上想方设法剥削,货币缺口根本矛盾不解决,叶宗留跟卞和的道路都走不通,对于矿工而言就是死局。
===096
指出活路===
既然无法与叶宗留说宏观经济学的事情,并且知道了他与卞和道路的最终答案,就意味着这个话题无法继续聊下去了。
于是沈忆宸只能换了个话题,向叶宗留询问起那些想要朝自己动手的本地帮派。
“叶首领,敢问这京口帮众到底是怎么回事?”
沈忆宸到现在为止都不明白,自己一个过路书生,为何会惹到本地帮派。而且从他们言语上看,不为求财,专门是冲自己而来。
“沈案首还记得昨夜的赵通判以及苏知府之子吗?”
果真是他们?
沈忆宸并不是没有怀疑过,只是他感觉从逻辑上说不通。
一点街头矛盾罢了,就要追杀自己这个成国公之子、应天府小三元案首,对方能猖狂到这种地步?
区区六品通判,算上镇江知府也不过五品文官,哪来的自信觉得自己能只手遮天?
真有蠢到这种地步的官员,早就已经被官场给淘汰了,混不到如今职位上。
“镇江府的地界,一个通判已经目无法纪到如此地步了吗?”
面对沈忆宸的反问,叶宗留却笑着摇了摇头,然后继续说道:“沈案首恐怕以为,赵通判针对你是因为昨晚的纠纷?”
“难道不是?”
自己与赵通判等人素不相识,除了昨晚打过交道外,就没有任何接触了,哪来的恩怨。
“自然不是,他们如此惊慌,是沈案首你说出了要举报都察院。”
“叶首领的意思,他们背后有更大的问题?”
沈忆宸很敏锐的读懂了叶宗留的话,街头小冲突就算是举报到都察院,也不会给赵通判造成什么影响。
甚至大概率,都察院都不会管这种公子哥之间破事。
对方既然如此害怕都察院的审查,那背后定然有着另有隐情。
“没错,问题就出在镇江府街头的流民。”
“赵通判等人贪墨了赈灾物资。”
“不愧是沈案首,果然才思敏捷。”
叶宗留经过短短接触,已经明白沈忆宸不是那种死读书的迂腐文人。
不过对方能这么快就反应出问题所在,还是有些超乎他的意料,确实不简单。
“很好,不知叶首领手中可有赵通判贪墨的证据。”
沈忆宸面无表情的说出这句话,气质瞬间阴冷了下来,与之前给人的温和印象截然不同。
之前沈忆宸所说的举报都察院,纯粹是搬出个名头吓唬赵通判而已。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要真告知孙提学,让他为自己出头,那与仗势欺人的公子哥们有何区别?
恐怕最终结果都会适得其反,坏了自己在孙提学心中的印象。
而现在有了贪墨赈灾银粮的线索,只要事情属实,那么足以把赵通判等人拉下马。
沈忆宸并不知道对方只是想要吓唬自己,还以为是要夺人性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7/10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