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第1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2/1086


“谢了船家。”
“客气了沈相公,你可是三元案首,能坐我的船,是我的福气。”
沈忆宸的小三元案首之名,可谓传遍应天府,就连江边不识文字的船夫,都听说了他的名号。
听到这话,沈忆宸笑了笑,并没有为之得意。他从火炉上提起水壶,往桌上的陶碗中倒了杯茶水。
确实如同船家所说的那样,茶叶连粗茶都算不上,只是些碎茶沫子。由此也可以看出,普通船夫之家生活条件并不太好。
沈忆宸也没有什么品茶习惯,茶水对他而言只是解渴用,所以茶叶好坏并不在意。
吹散漂浮的茶叶碎渣,微微抿了一口,然后把目光放在了船夫身上。
这名船夫相貌饱经沧桑,看着有四五十岁的样子。不过沈忆宸很清楚,这种常年在水上讨生活的人,实际年龄远比看上去要小很多,应该只有三十来岁左右。
“船家,我们这一路前往京师,大概需要多少时日?”
“回沈相公,昼夜不停的话,以我们这种小船最快十几天就能抵达京师。”
京杭大运河从镇江段开始算,到达京师的长度大概在一千五百公里的样子。
就算最快十五天,意味着每日要行船百来公里,换算成时速为每小时四公里左右,与普通人步行速度很接近。
别看这速度好像挺慢的样子,实际上放在古代能日行百公里,已经称得上是飞速了。这还必须得建立在昼夜行舟,以及船桨风帆并用的基础上才能达到。
可能是闲着也是闲着的关系,沈忆宸干脆与船夫聊起了家常。得知他今年才三十五,早年间跑过漕运,对于运河北上京师的河道很熟悉。
后来娶妻生子要照顾家庭,漕运的风险太高了,这才定居在应天江边生活。如若不是跟阿牛相识,并且乘客是三元案首,他可能都不会接这单生意。
聊了许久之后,伴随着小船颠簸,沈忆宸感到了一丝困意。
可能是看出来沈忆宸的疲倦,船夫放下了船桨,从一口木箱中拿出被褥说道:“沈相公,船上简陋没有床榻这类,只能委屈你将就下了。”
“无妨,靠一会儿就好。”
听着沈忆宸的话,船夫突然感叹道:“沈相公,小人也见过不少达官贵人,但从未有一人愿意跟小人聊这些家常事,也没有哪位老爷如同相公这般随和。”
“坊间都说你是文曲星转世,现在小人信了相公真是有菩萨心肠。”
船家的话让沈忆宸不知道该回什么好,很多在他眼中稀疏平常的小事,放在底层百姓眼中却是莫大的敬意。
可能现代与古代思维区别之一,就包括人人生而平等这条吧。
沈忆宸裹着被褥,靠在船舱上就这么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等他醒来睁开眼睛,发现江上的浓雾已经散去,阳光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
“阿牛,我睡了多久?”
“宸哥,大概一个多时辰。”
这么久吗?
沈忆宸揉了下眼睛,他感觉自己只是眯了会儿,没想到都过了两个多小时。
推开被褥站起身来,沈忆宸发现船家已经在船尾的位置做起午饭,可能是担心油烟熏到自己,特地把火炉给提了出去。
船上的伙食非常简单,一锅鱼汤搭配备好的面饼,就这么对付过去了。
下午时分,为了打发这坐船的无聊时光,沈忆宸拿出书本坐在船头阅读起来。
还真别说,伴随着徐徐江风,以及那春夏交际的暖阳,读书别有一番滋味。
就这样顺着长江而下,到了夜幕即将要降临的时刻,两岸建筑逐渐增多,并且隐约能看见远处灯火辉煌。
“沈相公,前面就是镇江府了,很快就要从大河出去汇入运河。”
船家看着灯火,告知了一下沈忆宸行程。古代长江并没有具体名字,一般都是直接叫做大江大河。
“嗯。”
沈忆宸点了点头,应天距离镇江府水路大约也在百来公里左右,本以为要一天才能达到。结果这样顺流而下,速度远比自己预估的块,不到半天就已经抵达了。
不过到了运河之后,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逆流了,而且水面宽度远小于长江,吹拂的江风也不够大,速度将会慢下来许多。
离开长江汇入运河,镇江府内的这一段叫做内运河,宽度与秦淮河差不多。加之自宋代以来,江浙地带一直都是富庶之地,所以两岸风貌也无比类似。
都有着各种琼楼画舫,青楼妓院等等风俗烟花场所。
“宸哥,我看你今天有些疲惫,要不今晚就在镇江府寻一客栈落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2/10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