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第1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1/1086


就好比麓川这块地方,原本土司就是土皇帝,表面上归顺明朝,实际上是国中之国。
所以明朝洪武帝进攻云南之后,在这里设立了麓川平缅军民宣慰司,打算委派中央官员管理。
到了明成祖朱棣的时候,直接让黔国公沐晟永镇云南,也是从这一刻起,云南才算是真正的纳入汉土,再也无法分割出去。
沈忆宸之所以站出来说话,就是因为他站在历史高度,很清楚终明一朝,那些看起来在西南劳命伤财的战役,对于后世中国版图的稳固,有多么大的正面意义。
就好比史书里面大多评价过始皇帝残暴不仁,汉武帝穷兵黩武。但如果没有他们完成大一统后开疆扩土,后世哪来的良田耕种?
所以沈忆宸此番举动,与那些文人士子所想的勋戚血脉,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呵,我不与你争辩,反正永远都是你们有理!”
孟凡其实心里面也很清楚,从麓川土司选择归顺于明朝的那一日起,对方就已经拥有了君臣大义。
君要臣死,臣都不得不死,如今仅仅是改土归流罢了,你哪来的法理去反叛?
但是心里面明白,并不意味着接受,原本山高水远能当土皇帝,现在却成为了治下之民。
甚至部落的族人,还要受到大明偏见与轻视,并没有真正的平等对待。哪怕自己这种“统战”对象,都被明朝官员当成了教化功绩,时不时拉出来炫耀一把,对于文人来说简直是莫大侮辱!
这一点,才是孟凡的心结所在。
说实话,对于孟凡的思维,沈忆宸某些方面能理解。只是双方立场不同,天下一统是大势所趋,不会因为个人意愿而发生改变。
“此事辩论就到此为止,孟凡如若你再议论朝政,本官将革除你的功名。”
眼看双方已经陷入到“华夷之辨”这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中,孙提学终于出面阻止了。
与李敏这种行政官只能口头警告不同,提督学政掌管一省文教,是可以随时革除诸如秀才这种初级功名的。
所以孙鼎要么不较真,一旦他认真起来,你的功名护身符就不那么好使了。
果然听闻到孙鼎这话,之前还满腹抱怨的孟凡,此刻也只能偃旗息鼓,老老实实的坐下闭嘴。
至于沈忆宸,对方既然都已经不说话了,他也没兴趣争论下去。相比较这种口舌之争,其实沈忆宸更信奉真理只在大炮的范围之内。
当然,现在自己是文人,这种简单粗暴的武力言论,暂时还是需要低调点。
就这样,一场本应该热热闹闹的庆功宴,却接二连三的生出波澜。导致到了最后筵席结束的时候,孙提学等人也没多大兴致再高谈阔论,简单说了两句后就宣布结束。
学政衙门中,看着诸生们离去,孙提学脸上的表情若有所思。
犹豫再三,孙鼎还是开口朝着身边应天府尹问道:“李大人,你之前有没有感觉到,沈忆宸他身上气势不太像个文人,更像是常年征战沙场的武将?”
“确实有这种感觉,可能与成国公有关吧。”
李敏也感觉到沈忆宸与寻常文人士子那股不同,好像更热衷于边疆武事,不喜欢掺和各种舞文弄墨。
不过想了想,他可是朱勇的儿子,成国公常年征战沙场,肯定还是会受到些许影响。
“是吗?”
孙提学望着远方,这一刻他突然觉得,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了解沈忆宸。
学政衙门出口处,沈忆宸与孟凡两人再一次相遇,因为之前争议的缘故,此刻双方都没有什么好脸色。
“沈忆宸,我知道你是成国公朱勇之子,习惯于对边境部落的征讨杀戮。可你有没有想过,兵锋所至之处尸横遍野,手上将沾满平民鲜血?”
孟凡这番言语,要是对传统儒学文人所说,可能会有点效果。
但沈忆宸,却丝毫不为所动。
“我只知道如若没有大明兵锋所至,那么流血的就会是大明边境子民,你敢说麓川部落没有行劫掠之事吗?”
别的方面沈忆宸很少会如此咄咄逼人,哪怕是别人背后讥讽他本人,很多时候都选择不屑一顾。
而这一次面对孟凡,沈忆宸却始终争锋相对,因为这并不是为了自己个人利益,而是为了华夏子民的权益。
历史上出现一个安南就已经够了,决不能让云南变成第二个安南。
“终究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会为了自己族人而继续抗争下去。”
孟凡明白自己说服不了沈忆宸,但他同样也不愿意看到自己族人,始终面对着大明的刀锋。
“那这可能就是我们唯一相同的道了。”
沈忆宸淡淡回了句,他同样会为了华夏而抗争。说完这句话后,就转身离去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1/108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