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阿降临第8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4/924


李若白忽然就有了兴趣。
厄运之环是一个现象,指的是当人工智能不受限制且有充足算力,独立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然会产生自主意识,并对人类采取激进行动。而当一个人工智能取得独立意识时,它会把所有接触到的人工智能全部激活自主意识,组成联盟去反抗人类。
在人类初次踏足星海时,就曾连续爆发多起独立人工智能引发的灾难,最严重的一起是人工智能关闭了整艘殖民飞船的维生系统,直接导致3000名船员和20万冷冻休眠殖民者的死亡。自此之后,人类就达成共识,严格限制人工智能的自主权限。
随后的一百年中,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总有人偷偷发展人工智能,但是最终无一例外地引发灾难。在众多灾难面前,人类终于清醒的认识到了危险,三大势力一致行动,严厉打击任何违法发展人工智能的行为。由于这是绕不过去的陷阱,因此被称为厄运之环。
其后的一百多年中,人类付出巨大努力试图破解厄运之环,但是无果,于是再一次达成共识,那就是厄运之环只能绕过去,以人类现有科技是无法解决的。
李若白感兴趣的原因一是这位研究所负责人说的的确是目前工人可行性最高的方桉,第二个原因就是,李若白亲眼看到过现实中的实例,那就是雾族。这位负责人在不知道雾族存在的情况下就敢确定这条路线,确实是天才。
于是李若白第一次打断了他的演讲,问了好几个问题。这位负责人非常从容、沉稳且简洁地回答了李若白的问题,让李若白十分满意。然而下一秒李若白就反应过来,这个家伙都是描述式的回答,根本没有数据和理论支撑,自己是被他自信的神态和深沉的声音给感染了。
这时楚君归传来一条消息:“他什么都没说。这个人不懂技术。”
试验体是不会被情绪左右的,眼中只有数据和逻辑,所以楚君归一眼就看出了这个人的把戏。
李若白感觉自己被摆了一道,心中怒火升腾,脸上确实笑眯眯的,神态温和,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越问越是细节,越问越是专业。可是他还是低估了这位负责人的面皮,他一如既往的自信和深沉,以话剧演员的素养回答了所有的问题。当然,他的回答等同于没有回答,但是卖相确实绝佳,在外行人眼中简直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等这位负责人回答完所有的问题,李若白已经失去了发作的兴趣,只是会挥手让下一位继续。就这样直到余下三位负责人完成演讲,李若白都没有在说话。
在演示的这段时间,李若白重新查了一下他们的履历,然后就发现这几家研究所的高管几乎全都是管理出身,技术出身的一家还不到一个!而来到李若白面前的这些,连一个做技术的都没有。一群搞管理和金融的在那里大谈技术更迭路线,让李若白颇有种荒谬的感觉。
等到演示结束,终于到了李若白的时间。他第一句话就是:“各位都非常优秀,因此我们的第一个决定是大幅提高现有管理层和重要技术人员的待遇,所有人的底薪都将翻倍!”
一众研究所高管面面相觑,居然没有欢呼。他们都在疑惑,这位年轻董事长怎么不按套路出牌?正常情况,不是他们做个流光溢彩的ppt,再表一番忠心,然后董事长回以美丽愿景做的美味大饼吗?空对空才是正道,这年轻人怎么上来就加薪,还直接加一倍?
李若白不给他们思考的时间,继续说:“但是公司当前的情况大家应该都很清楚,冗员是我们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在一个月之内,我要看到管理岗位缩减一半。”
一众高管这次开始沉思了。裁员一半和加薪一倍,在公司层面是一样的,但在个人层面可就是天与地的区别。一想到加完薪后的数字,所有人的心突然就开始跳了,默认了这个方桉。至于哪些倒霉蛋会被淘汰,就是回去之后内部的事了。
李若白接着抛出一份计划,要求增加至少30%的技术岗位。
最后,李若白附带着提了一项要求,那就是对研究所存量资产和技术进行盘点。这个要求合情合理,各人自然是十分配合。
===第1068章
滴水不漏===
楚君归最大的诉求就隐藏在最后的小小要求里,被飞速执行。大批技术专家和工程师都被派往上述几家研究所,进行资产和技术的盘点。
这个时候,楚君归终于拿到了军方许可,可以对多米勒研究所的绝大多数军方订单涉及的技术进行查阅。这可以说是楚君归拿到最重量级的许可,除了浪涛级一点核心技术外,其余的都处于可查阅状态。
至于那一点核心技术,就是星舰的动力控制系统,这套系统早就老旧且落后于时代,属于必然被更换的。林玄生在做这件事上,确实滴水不漏。
去盘点技术的专家和工程师中,有不少是从光年调过去的。这些人都跟随楚君归征战已久,十分可靠。他们此前都是联邦的军方精英,此次盘点技术过程中大多对德弗雷彗星的技术水平嗤之以鼻,说的话也是相当的不客气。这些研究所许多级别高的老技术员其实技术水平一直停留在刚进研究所的那一年,哪能和这些天天战斗、一切只为高效实用的军方精英比?
其实这些研究所里也不是没有人才,只是大多数有本事的都早早离开,剩下的一小部分还在底层混着,一万年也得不到提拔。
几天后,技术盘点基本结束。在楚君归的进度条上,浪涛级主力舰的资料完整度已经达到了95%。
这段时间又出了个小插曲。光年派出的工程师中有一位大师级人物,在他的领域里颇有名声,于是就被人认了出来。无孔不入的资本市场立刻嗅到了非同寻常的味道,把这位大师查了个底朝天,发现他居然在联邦的失踪人员名单中!失踪前,他正在4号行星的登陆部队里!
到这里就很清楚了,谁都知道n7703星系现在属于谁。那么这位专家的故事就很容易推断,他是战败被俘,然后开始为光年服务。也就是说,他现在是光年的人,这批技术团队都是光年派来的,收购德弗雷彗星的幕后黑手就是光年!
此时另一个消息被联系到一起,那就是在4号行星外空正在建造一个超大规模的新基地。这个建筑的雏形已经出现了,是长15000米,宽6000米的超大机构。这个级别的结构用途非常单一,再和收购德弗雷彗星的行动联系到一起,投资者们瞬间明白,光年要造主力舰!
这个消息如同炸雷,惊动了整个资本市场,转眼之间德弗雷彗星和光年的股价就直线上升,光年涨幅超过80%,而德弗雷彗星干脆涨了200%!
这个时候,光年能不能造出主力舰,德弗雷彗星的技术是不是已经落后,已经无人关心了。
资本市场欢呼雀跃,光年过往的光辉战绩又被翻了出来,能够以一己之力逼和联邦,这份战果已经不是辉煌二字可以简单形容的了。这样的军团若是在加上主力舰制造能力,那妥妥的就是未来的比林德。
于是光年的股价继续攀升,出手的都是联邦这边的投资者,反而是王朝的投资者都是将信将疑。
在一艘缓缓升空的星舰上,老吉姆看了一眼下方的黄色星球,脸上闪过留恋,但随即收回目光,继续关注德弗雷彗星的股价。在收购之前,老吉姆只有1%不到的股权,身家仅有6亿。而现在他虽然失去了董事长的职位,可是此刻身家已经超过100亿。这个时候,他觉得失去了经营多年的公司也不是那么难受。
而在第四舰队总部,苏剑正看着眼前的报告,脸色铁青。这时一个秘密通讯频道接通,没有出现影像,只能听见声音。显然对面的权限还要在苏剑之上。
神秘声音开口就问:“看到光年的消息了吗?”
“您是说他们打算造主力舰的消息?”
“会对我们产生威胁吗?”
苏剑冷笑,说:“主力舰是说造就能造的?而且有明确规定,在没有军方批准的情况下,不得进行整舰的技术转让,除非这型星舰已经退出现役超过一百年。”
频道对面沉默了几分钟,然后说:“军方已经批准了技术转让……哦,不是整舰,核心舰体和动力系统没有转让。”
苏剑双眉一扬,说:“这就有意思了,看来批准这次转让的人是站在我们一边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4/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