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阿降临第1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6/924


只是楚君归抛掉的两个发动机是连着的,也就是说,缺口更大了,变成半边有发动机,半边没有发动机的形态,也不知道李若白醒来后会不会更加别扭。
飞船上除了楚君归和李若白外,还有两名冬狩小队的成员,此刻舰桥中就只有楚君归一个人在,其余三人都在卧室中处于深度睡眠状态。
只有试验体,才能天然适应寂寞且漫长的星际航行。
===第171章
实用主义===
飞船上的主脑性能其实相当的……不怎么样。
以二号行星的条件,怎么可能生产出高性能的主脑,事实上连一般的主脑都生产不出来。为了保证航程的操控,最后还是李若白将他的个人终端贡献了出来,改造成飞船主脑。而他自己,现在就只能用一个制式的个人终端代替,也就是和楚君归手上的一样。
以这台主脑的水准,能够维持整艘飞船的航行已经很不容易了,并没有更多算力提供给楚君归。
所以楚君归静静坐在驾驶室里,舷窗外的太空一成不变,他也一动不动,就这样好像一直能坐到地老天荒。
他看着在发呆,实际上使用了自己全部算力继续未竞的功能组件编译大业。别看他的加载位已经提高到了70,可是完整版的基础轻武器战斗就需要120个加载位。以往为了应急,楚君归是把轻武器战斗一项项拆开来用的,这样每换一把武器就得重新加载组件不说,各分项加总所需的加载位反而更高。
现在漫长航程中反正无事可做,楚君归正好有时间优化一下自己的功能组件。
就这样几天过去,当一号行星在视野中变得越来越大时,楚君归终于褪去了呆滞的表情,基础轻武器战斗第一次优化结束了,所需加载位从120降到了100,各个单项武器也都相应下降。比如突击步枪是20,重机枪从25也降到了20,各类榴弹发射器是25,如此等等。
至于手枪,那是近战枪械格斗术的专属武器。
现在要是再上战场,楚君归完全可以左手步枪,右手机枪,腰里还别把手枪,把自己武装到牙齿。
他调整了飞船的路线,进入环绕一号行星的轨道,预计绕着一号行星飞个小半圈,就能到达损毁的飞船上空。
楚君归按下控制台上的唤醒键,卧室区三个盒“房”缓缓滑出。楚君归一个个把盖子打开,让里面的低温和催眠气体挥发掉。没错,为了简化设计,这些盒房的门,也就是盖子,都是没有动力的,需要手工开关。
等催眠气体都被空气循环系统净化,楚君归给每人注射了一针兴奋剂。片刻之后,李若白一声呻吟,慢慢坐了起来。他试着活动了一下身体,然后就是一脸痛苦表情,说:“腰酸背痛!你究竟有没有做过人体工学的优化?”
“没有。”楚君归老实道。
李若白早就无力吐槽,白了他一眼,一边呻吟一边说:“你什么时候能够学会享受生活。”
“生活……不是用来享受的吧?”
“那是什么?”
“承受,或者忍受。”
“你……”
李若白气得不想说话,从盒房里爬了出来,来到着甲室,穿上战甲。另外两位冬狩小队成员也同样穿戴战甲。深空中处处凶险,有斗宿战甲保护,哪怕是被抛在太空中,也能存活相当一段时间。
三人准备完毕,李若白就接手了飞船的控制,开始扫描行星表面。片刻之后,屏幕上出现了一个信号反应。
李若白调整飞船轨道,向信号方向飞去,同时收起了所有动力帆,开始为飞船减速。这时行星表面扫描的结果陆续产生,李若白看着长长的报告,说:“温度有些极端,大约在零下五十度左右。行星空气完全无法呼吸,基本不存在氧气。看来我们要把整个飞船都降下去了。”
飞船不断减速,最终以低速接近信号区。
李若白按下发射键,一颗侦察用的低轨卫星射出,飞向信号区。
片刻之后,卫星开始工作,将清晰的地面照片传回飞船。在其中一张照片中,赫然是一艘飞船。虽然时隔几百年,可以看出这艘飞船十分完整,保存得相当完好。
飞船旁边还有营地的痕迹,一些曾经的建筑物现在只剩下断壁残垣。看来当年飞船上的探险者们在这里生存了一段时间,才把救生用的小飞船改造好,飞向了二号行星。
“运气不错,准备降落。希望飞船上能有我们需要的东西。”李若白道。
楚君归回到座位上坐好,扣好安全带,飞船就重新打开引擎,开始降落。
庞大的飞船船体冲入行星大气层,外壳不断与大气激荡,舷窗外一片火红。等到完全进入大气层,飞船一阵剧烈震动,制动引擎启动,两台火箭发动机已经将喷口转向前方,然后喷出长长的火焰。
猛烈的制动效果让飞船像是被从头上踢了一脚,里面的四个人都身不由己地前冲,若不是被安全带绑死在座位上,恐怕都要被拍在控制台上。
震动也让星球表面的影像一阵扭曲,差点中断。飞船其实是全封闭的,控制台前的全景舷窗其实全都是虚拟影像。
李若白被震得脸色惨淡,怒道:“你这设计的什么飞船?有这么制动的吗?”
另外两人的情况也没比李若白好到哪里去,能强忍着不吐出来已经是身体强悍了。四人中,只有楚君归若无其事,轻轻巧巧地就将冲击力受落下来。
他看着屏幕上的无数参数,迅速找到了问题所在:“看来我把发动机出力调大了50,刹车有些过猛了。”
“白痴都知道刹车过猛了!我可不在乎出力究竟大了50还是25,反正就是大了!你是想把我们的飞船拆了吗?”李若白咆哮着。
楚君归镇定如恒,以不变的语气说:“不会的,我们飞船的强度有150的冗余。就是把四台发动机全部掉头,全功率制动,飞船也不会解体。顶多就是一些灵敏仪器可能会出故障。”
李若白哼了一声,气得说不出话来。
飞船距离地面越来越近,高度很快就到了万米以内。这时李若白忽然想起一事,还没来得及叫小心,飞船后面就放出一个小减速伞,然后小伞带出一堆大伞,所有的减速伞同时张开,于是砰的一声,飞船又像被人当头踢了一脚,速度骤降。
这一次,李若白终于没能忍住,吐了出来。
他已经彻底没脾气了,收拾干净呕吐物之后,有气无力地说:“我以为减速伞只是应急的。”
“便宜……”楚君归看看李若白脸色,赶紧又补一句:“也挺好用的。”
“是挺好用,但你当初设计这个,主要还是因为便宜吧?”李若白看破了楚君归的小小心思。
试验体因为可以完全控制身体各个部位,所以眩晕呕吐震荡这种事情根本就不存在的,在设计飞船时自然也不会考虑。不过现在楚君归知道了,其他人还是会吐的,比如说李若白,以后设计什么东西时还是要温柔一点。就好像全地型越野车,一定要加上减震,另外坐垫也可以厚一点,软一点,不是焊块钢板就行了。
随着离地面越来越近,飞船上的四台反重力引擎一一开启,整体的重量减轻了10。更多的反重力引擎需要时间去造,这点时间就只够造出四台。
随后飞船抛掉减速伞,制动和姿态控制引擎开始启动,降落速度明显放缓,最终成功降落在一片平地上。
楚君归在控制屏上点了几下,执行自检,飞船各系统都运转良好,结构也基本无损,降落十分成功。可见李若白操控飞船的水平还是相当不错的。
“走吧,我们出舱。”李若白站了起来,向后面的设备舱走去。才走了两步,就是一晃,差点摔倒。
楚君归赶紧扶住了他,看来确实震得不轻。另外两人相对好一些,他们毕竟是正规战士,和李若白这种飞船驾驶员不同。
飞船侧壁上舱门缓缓打开,里面伸出一片斜梯,一直搭到地面。然后一辆全地形越野车从舱内冲出,高高跃起,再重重地拍在地上。
楚君归悄悄转头,看向车外。这辆车他忘了加装减震了。
驾车的是李若白,他没想到这辆车的动力被调得这么猛,一脚油门就直冲出去,然后重重落在地上。一瞬间,他感觉就像被绑在一块水泥板上,然后直接拍在地面,被震得五脏六腑都要移位。
“楚君归!”李若白咬牙,还没顾得上继续骂,就感觉胃里一阵翻滚,赶紧下车,摘了头盔一阵猛吐。
吐过之后,他擦了擦嘴,把头盔带上,排空外面气体,重新注入氧气。折腾了一通之后,李若白也没有骂人的力气了,挣扎着爬上车,不断喘着粗气。
“我来开车吧?”楚君归试探着问。
“不行!”这次另外三个人同时反对。
所有人都看出来了,这位少年虽然长得眉清目秀,可是身体强壮得有如深山老熊,无论什么样的折腾他都毫无感觉,简直就不是人。让这位开车,恐怕会把三个人折磨到死。
李若白重新启动越野车,小心翼翼地驶向飞船遗迹。
他们距离探险飞船大约有几公里远,好在周围地型十分平坦,越野车的动力也澎湃得过分,很快就来到目的地。
当初的移民探险合二为一的飞船经历了七百多年的风霜,表面上到处都是锈迹,而且覆盖了一层砂土。但是岁月痕迹依然掩盖不了它的雄伟壮丽。
李若白看着探险飞船,说:“君归。”
“嗯?”
“你不觉得,就算是七百年前的老古董,也比你设计的飞船好看得多吗?”
===第172章
效率主义===
楚君归不得不承认,李若白说得似乎有一定道理。
不过他承认自己审美不足的理由并不是主观认知,而是客观体系评价。说白了,也就因为另外两名冬狩小队成员也是深以为然的样子。四个人里面有三个人都认为楚君归设计的飞船很丑,那么这飞船就一定很丑,哪怕试验体不知道它究竟丑在哪里。
而且,飞船好看与否似乎和能不能飞得起来,能飞多远没什么关系。
李若白感慨之后,看看楚君归,又说:“不过你已经很厉害了,也不需要在飞船美化上下功夫,自然有人会帮你做。”
其实此次飞船建造过程中,楚君归就展现了不为人所知的另一面。这艘飞船是长得奇怪了点,而且楚君归的脑回路似乎也很古怪,比如说捆绑在船身上的火箭助推发动机,就都是可以原地旋转掉头的。
在楚君归那里,似乎所有的设计成规都是可以打破的。尽管有很多看起来怪异的设计,但最终成品的飞船整体性能十分出众,更快、更坚固、可靠性更高,航程也更远。
被牺牲的无非就是美观和舒适性。
如果抛开个人感受不谈,李若白宁可坐楚君归这艘飞船,也不会去坐自己设计的那艘。毕竟楚君归这艘飞船安全冗余留得太多了,几乎不可能出事。
前人遗留的飞船就在眼前,李若白反而不急了。他带着众人从越野车上将几箱设备都搬了下来,然后在飞船四角分别架设了四个扫描器,慢慢扫描分析飞船的内部结构和当下状况。
另一名小队成员负责详细测定周围环境的参数。而楚君归则领到了一个非常适合他的任务,就是找个安全地方,以便建立临时营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6/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