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如此多骄第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1179


来顺忙追问是何旨意。
那门房却并不知道详情,只含糊道:“好像是跟锅炉房有关系——那太监给了咱们郑老爷一本小册子,又替万岁爷问了咱家那锅炉还能不能用。”
这什么乱七八糟的?
那锅炉房是太祖年间修筑的,听焦大说,都是制式批量生产的东西,和其余几家国公府的并无差别。
这冷不丁皇帝突然命人传旨,又问那锅炉还能不能用,却又是为的什么?
来顺满腹疑惑,见在门房这儿也问不出什么,便按原计划,先回屋写了篇简略的呈文,又亲自送去了赖大处。
不想到了赖大的花厅左近,廊下几个管事也在议论‘天使’的事儿。
他们了解的细节,可比门房们详实多了。
来顺竖着耳朵听了一会儿,这才明白事情的由来始末。
却原来今儿皇帝派了人来,倒没携什么旨意,反送来一本抄着太祖起居注的小册子。
据说上面记录的是:荣国公在太祖面前,极力称赞锅炉供暖的言辞。
而除此之外,那传旨的小太监还带来了一句简短的口谕:那锅炉,可还堪用?
听到这里,来顺就忍不住直翻白眼。
旁人不知就里,可他结合当日在荣禧堂门外的所见所闻,立刻猜到这必是贾政单独上书惹恼了皇帝,所以皇帝才让人抄了荣国公大赞锅炉房的桥段,让人送来给贾政过目。
大致意思约莫是:你爷爷都喜闻乐见的事儿,你不喜欢,你算老几?!
偏府上的奴才不明就里,竟还当成是什么喜事,到处宣扬议论。
正无语之际,又听一个小管事道:“听说今上最是尊崇太祖,现如今又特地赐下了,太祖爷和老国公君臣奏对的集注,莫非是有重用咱们政老爷的意思?”
啧~
这话说的,夏太祖的棺材板怕都要压不住了。
又有一人笃定道:“什么叫莫非啊?这必是要重用政老爷!”
随即他又提议道:“依我看,咱们不如请示府里,把那锅炉房重新翻修一番,毕竟是皇帝亲口垂询过的老物件,往后也算是荣国府的牌面了。”
这作死的提议,竟还一呼百诺了。
来顺实在不忍卒读,捧着那‘懒人包’径自进了花厅。
…………
与此同时。
贾母院中,三春连同宝钗正自堂屋里鱼贯而出。
探春自小机敏,却毕竟年岁尚轻,看看左右无人,忍不住凑到宝钗跟前儿,悄声问道:“老太太这是怎么了?好端端的就变了颜色,一会儿说要传老爷过来,一会儿又让人把传话的给追了回来。”
一则脾性相投,二来宝钗出手大方,平素也对姐妹们多有贴补。
故此探春虽与宝钗相处时日不长,但论亲厚反在两个堂姐妹之上,所以心下又疑问,头一个就找上了宝姐姐。
“应是和那旨意有关吧。”
薛宝钗略略点了一句,便笑道:“怎们女儿家就算知道再多,又能怎得?还是想想有什么笑话,明儿好逗老太太开心吧。”
说这么说,她却暗暗将此事记在了心下,思量着请母亲托人打探一番,也免得有风波将至,薛家却懵懂不知。
因怕探春继续追问些不好应答的,宝钗又刻意转移话题,抢着冲莺儿道:“香菱去哪儿了,怎么没和你在一起?”
“陪司棋姐姐去方便去了。”
莺儿有些气闷的抱怨:“她在我面前跟个锯了嘴儿的葫芦一样,偏上赶着要跟司棋姐姐亲近,我看怕是想攀二姑娘的高枝儿呢!”
二姑娘贾迎春是府里的小透明,论处境比同为庶出的探春还略有不如,又哪里称得上什么高枝儿?
故此众人都知道她是在开玩笑。
宝钗因而也掩嘴笑道:“她素来是呆的,要真能学了司棋三分爽利,我倒要替她多拜谢神佛庇佑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莺儿直被唬跳起来道:“那可不成,她现如今就已够……”
说到半截,才又惊觉的住了口。
薛宝钗见状,就想起前几日她那些异状,不由暗道自己之前莫非相岔了,真藏着什么事儿的不是莺儿,反是香菱不成?
正想着,等回家后盘问一番,忽听门口有人笑道:“姐妹们都在院里做什么,莫不是知道我要来,特意出来迎我的?”
听声音就知道是宝玉到了。
探春头一个就迎了上去,把嫩葱也似的指头竖在嘴边:“哥哥莫要吵闹,老太太今儿有些不高兴呢。”
“怎得老太太也不高兴?”
宝玉脸上笑容顿时垮了下来,顿足道:“就因为老爷太太闹了起来,我才想着来老太太这边儿躲个清净呢。”
顿了顿,又奇道:“府里究竟是怎得了?”
自己一个外人,都猜到必是因那‘天使’所致。
谁知这宝兄弟竟全然没有半分察觉,薛宝钗秀眉微蹙,不过很快又舒展了开,却是想到他如今才十二三岁的年纪,这上面倒也强求不得。
探春则是欲言又止,她倒是想将自己与宝钗的猜测告诉哥哥,可又怕这些猜测会传入贾政、王夫人耳中。
至于迎春、惜春两个,素来都是闷葫芦,就更不会主动为他解释什么了恶。
一时间,竟就冷了场。
宝玉等了片刻不见回答,忽就沮丧起来,闷声道:“但凡林妹妹在家,也不会没人应我!”
说着,就望向南方怔怔出神。
【最近这几章有点卡,主要是得安排上架时爆发一下,需要先设法铺垫铺垫。】
===第79章
算底牌杨氏传警讯
论守宫主仆枉设谋===
午后。
来顺吃的肠满肚肥,又暂时无甚差事可忙,便取了笔墨纸砚,在那桌上细细罗列自家的底牌,以及可以给出的承诺。
一、庄子、铺子的监管权。
这虽然是最重要的筹码,可却不好摆在明面上说,否则就有胁迫之嫌,容易弄巧成拙。
二、来家的感激怨愤。
同样是不能摆在明面上的东西,鉴于王熙凤身边,暂时没有能够取代来家夫妇的人选。
而且来家还掌握了她一些阴私——譬如拿月例银子放贷,包揽官司害死人命等等。
所以这一条也颇有些分量。
三、未来的官场助力。
这一条是以来顺袭爵后,可以补上实缺为前提,所做出的承诺。
虽然荣国府和王家,都不缺少官面助力,但要说能让王熙凤这等内宅妇人,如臂指使的官场人物,却怕是连一个都没有。
故此这个承诺对王熙凤来说,应该还是有些吸引力的。
当然,许诺归许诺,来顺可没想过脱籍之后,还要做她的提线木偶——最多也就是在站稳脚跟之前,先用财货敷衍她一番。
四、主仆情分。
这玩意儿看不见摸不着的,到底能不能发挥作用,怕是只有天知道。
啧~
粗略一算,貌似也没多少底牌可打。
错非是为了光宗耀祖,以自家老子那稳重的脾性,怕是绝不会选择冒着风险。
将这几条来重新审视了一番,又在心里演练了些配套的说辞,来顺正待将其付之一炬,却听门外传来了急促的敲门声。
“稍等!”
来顺答应一声,急忙把那纸条团了,暂且先塞到了袖筒里,然后上前卸了门闩。
还不等他开门,一个身影就撞了进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11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