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第9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5/2158


“岳飞的孙子岳珂曾经到蒲氏府上拜访,看到他们家里的池塘都是黄金砌成的。”
“后来蒲氏从广州南上,南宋期间,有成为泉州最富者,在泉州,现在还有天风海云楼和一碧万顷亭,可以遥望海船出海。”
平江伯陈豫跟随宁阳侯陈懋作战,自然去过泉州,点头肯定这一件事。
李贤继续开口说道:“在南宋风雨飘摇的时候,蒲寿庚因为平定泉州海盗有功,被任命为了泉州提举市舶使,但其实大部分进攻泉州的海盗都是蒲寿庚的私兵罢了。”
“最大的海盗头子就是蒲氏。”
“元军攻破南宋都城临安城,文天祥带着宋末二帝奔波与广州福建等地,授予了蒲寿庚福建广东招抚使,兼主市舶,掌军事、民政和市舶实权,统领海防。”
李贤说这句话的时候,松江市舶司的衙门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最深的沉默之中。
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带着大宋朝最后的希望,奔波辗转。
在五坡岭,文天祥被俘,陆秀夫带着宋末帝赵昺在崖山跳海而亡,张世杰死于平章山下。
十数万最后抵抗的大宋忠骨,一起在崖山跳海。
这是一段不忍卒读的历史。
朝中的执牛耳者的臣子是文安侯于谦,他最崇敬的就是文天祥。
大明皇帝被俘,若非于少保和陛下力挽狂澜,其后果不堪设想!
“蒲寿庚投降元朝。”李贤言简意赅的说道。
泉州知州田真子和受其直接指挥的左翼军将军夏璟,福建广州招抚使蒲寿庚的投降,标志着南宋小朝廷,再没有了任何一丝一毫的抵抗能力。
李宾言看着手中的资料,愤愤不已,面色变了数变,振声说道:“宋室对其不薄!不当人臣!”
李贤继续说道:“蒲寿庚,在元初年担任闽广大都督、兵马招讨使、泉州市舶使,随后官至福建行省中书左丞、泉州行省平章政事。”
“蒲氏自此显赫于元朝。”
李贤继续说道:“当然很快和所有朝代都无法忍受贰臣贼子一样,后来元廷击破了泉州,以宋时行弑逆为罪,杀其蒲氏上下三千余人。”
“自此蒲氏逃难到了舟山。”
贰臣贼子的一般下场:多半能显赫一时,等到朝局稳定,必然立刻被打到贰臣传里,永世不得翻身。
历朝历代几乎如此。
李贤继续说道:“太祖高皇帝定鼎天下言:禁泉州蒲寿庚、孙胜夫(蒲寿庚亲信)之子孙,不得齿于仕途,盖治其先世导元倾宋之罪,故终夷之也!”
朱元璋禁止泉州蒲氏和孙氏,不得入仕,要治他们先祖导致元朝倾覆宋室的罪过。
自此之后,大明二百七十四年,未曾有泉州蒲氏和孙氏的任何子弟入仕。
所以,朱祁钰很多的惩罚里,都有三代不可入仕,五代不可入仕的惩戒,却从未有人置喙。
这在大明可是祖制。
“泉州蒲氏,现在盘踞在舟山,这就是舟山倭寇中最大的一支。”李贤深吸了口气说道。
自南宋发家,显赫元朝,在大明蛰伏,但是依旧控着香料的泉州蒲氏,只是舟山倭寇其中一支。
===第四百零三章
海的那边是什么===
蒲氏的衰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一场不很少被人谈起的战乱。
这场战乱彻底导致了蒲氏从泉州不得不再次北上,前往和舟山群岛,继续维持祖业。
“亦思巴奚战乱。”李贤提到了一场元末明初时候,关于福建的一场泉州的战乱。
亦思巴奚战乱,亦思巴奚军的正确翻译应当是波斯民兵叛乱。
南宋的海贸极为发达,带来了天方的商贾,他们聚集在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港口,泉州港。
蒲氏先祖就是那个时候来到的南宋。
泉州在南宋末年,一直到波斯民兵战乱之前,都是世界第一港口。
泉州港在最鼎盛的时候,城池围三十余里,居住着超过二十万人,其中有近七成的外籍侨民。
他们来自天方、波斯、欧罗巴的基督徒、犹太人等等,这些人在元朝都有一个统一的称呼,名叫色目人。
元朝的统治很是宽泛,他们将蒙古人定位第一等人,将色目人定为了第二等人,将北方汉人定为了第三等人,把南方汉人定为了第四等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5/2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