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第7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7/2158


“洪武二十一年凉国公蓝玉,捕鱼儿海一战定北,洪武二十二年,凯旋而归,按功封公,高皇帝欲封梁国公给蓝玉。”
“胡显便与蓝玉就争梁国公位。”
“当时蓝玉与元妃有私,元妃羞愤自杀,故将梁国公改为了凉国公,恩赏给了蓝玉。梁国公恩赏给了外戚胡显。”
蔡愈济眉头紧皱的说道:“然后呢?我还是没听出来这和今日所议有何关系。”
胡濙老神在在的说道:“建文年间,胡显梁国公被革爵,一起被革爵的武勋不知凡几,连亲王郡王都是随意革罢,更遑论武勋了。”
“太宗文皇帝靖难之后,还爵复职,但是唯独漏掉了这胡显的梁国公。”
“太宗皇帝曰:戚畹周亲寸功未立,岂尝有汗马之劳也?”
“陛下今日革罢外戚勋爵,乃是太宗文皇帝之遗志,亦是祖宗之法。”
蔡愈济呆滞的看着胡濙,伸出了手,连点了几下说道:“胡尚书,这等事我从未在太祖太宗《实录》上看到过,不见史书,你,不要胡说。”
胡濙看了一眼蔡愈济说道:“哦,蔡御史在质疑胡某在胡编乱造吗?”
蔡愈济认真思索了许久,太祖太宗实录,他确实看过,这件事确实未载。
他疑惑的说道:“不是某质疑明公,这等大事,为何从未载于实录?胡尚书又是怎么知晓的呢?”
胡濙叹了口气说道:“我知此事,乃是亲身经历,所以方知。曲笔此事,也是我做的。”
胡濙拿出了几份东西递给了站在御下的太监,太监递给了兴安,兴安递给了皇帝。
朱祁钰看了许久说道:“真是辛苦胡尚书了。”
朱祁钰又将这几份东西递给了兴安传了下去。
群臣看完之后,都是目瞪口呆。
外戚封爵居然是太祖开的先例,太宗文皇帝禁绝。
在永乐年间,后妃多是勋臣之家所出,自然无外戚封爵之事。
但是仁宗皇帝要封彭城伯张昶,胡濙才不得不曲笔勾抹《实录》。
胡濙说完看着陛下说道:“陛下,臣说此事,不仅仅是外戚封爵。”
朱祁钰点头说道:“朕知胡尚书深意,朕嘉纳谏言,胡尚书果为国卿。”
群臣莫名其妙,这不就是再说外戚的事儿吗?这已经洗完地了,居然还有他们品不出的东西?居然还另有深意?
胡濙的确是在说外戚,但不是只说外戚。
于谦、石亨、六部尚书皆是若有所思,其余朝臣一片茫然。
这胡尚书话里有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第三百二十一章
烂泥扶不上墙的兵部尚书===
胡濙在说什么,他说的的确是外戚恩封,乃是太祖高皇帝时候,洪武二十二年七月,胡显跟蓝玉争梁国公爵位之事。
但其实说的是大明的兴文匽武。
为什么靖难之役,太子府打的稀烂,燕府居然完成了有史以来藩王起兵造反入主京师之事?
靖难之役之中,建文朝的武勋有多少在前线出工不出力的?
当然也有认真干活的,比如第一代运输大队长李景隆,但是这厮越是认真,燕府的优势就越大。
建文朝的时候,兴文匽武之烈,尤胜正统年间。
永乐初年,大规模还爵复职,就是遏制的兴文匽武之风。
等到了宣德年间,这股子妖风再次吹了起来,最终酿成了惨祸。
到底是什么样的风力,在主张这股子妖风邪气?
兴文和振武,并不矛盾,这一点上,无论是太祖皇帝和太宗皇帝,无不证明了这一点。
建文朝因为兴文匽武,建文帝听信了方孝孺、黄观等人的一席话,把自己活成了一个笑话。
胡濙说的的确是外戚封爵之事,也是在说兴文匽武之始,就是把勋爵扩大化。
这股子妖风邪力,到底是怎么吹起来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7/2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