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第6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6/2158


修地理总志,乃是朝廷大功一件,让皇帝心里了然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都有些什么,到哪里有多远,共有多少个官驿,天下的州府县又有几何,又有多少都司,天下兵马粮道在何方。
唐太宗的儿子李泰,曾经用了四年的时间,修成了《括地志》,并以此为功,加入了皇权争夺的行列之中。
胡濙不由的想起了一件旧事,笑着说道:“永乐十六年,胡某和夏忠靖受命编纂《天下郡县志》,最终书未曾修成,到现在已经三十多年了。”
“你随我来。”
胡濙站起身来,走出了书房,来到了后院,打开了后院一个小阁楼,周围铺满了硫磺和石灰。
胡濙打开了小阁楼,一共三层。
他翻找了许久,站在了一个大箱子的面前,打开之后说道:“你让翰林院抽空把这边四箱都搬走便是,都是当初修《天下郡县志》时候留下的东西了。”
“虽然时过境迁,但是依旧有些用处。”
胡濙看着箱子里未曾完结的旧书就是一阵叹息,修地理志不应该吗?那必然是应该,但是为何这书未曾成呢?
因为关于交趾布政司的性质问题,吵吵闹闹了不知道多久,这天下郡县志怎么修,交趾三司修不修?
交趾三司下辖十七府、五州、县一百五十七个,十一卫、三所。
为何会在宣德三年放弃了交趾三司呢?这里面众说风云。
比如永乐十九年迁都,导致在交趾的统治成本急速增高,但是再远还能有川藏远吗?再远有奴儿干都司远吗?
比如北方的威胁远大于南方,导致了军事压力倍增,只能挥师北上,放弃交趾三司。
可是时至今日,大明依旧在麓川等地,设置了八大宣慰司,哪怕是麓川不断反复,但是大明依旧未曾放弃驻军。
最远的在西洋沿岸的底马撒、大古剌宣慰司,依旧有大明的驻军羁縻。
比如大明派往交趾的中官太监马骐,在交趾横征虐敛,导致了交趾局势极为糜烂,当地百姓造反不断,黎利称帝反叛,最终不得不放弃。
但是大明撤军之后,黎利的统治也不得人心,当地百姓数次起义,而且大明的一些人,似乎在交趾依旧是横征虐敛,民不聊生,密州市舶司的账本上,来自安南国的米粱可丝毫不少。
这些理由,都是理由,而且堂堂正正。
但是在胡濙看来,不过是兴文匽武的序幕罢了。
征安南是谁?
英国公张辅,作为勋臣之首,只要交趾三司还在一天,就有些人寝食难安。
交趾三司被弃置,英国公的战功都变成了水中浮萍,兴文匽武的大幕正式拉开。
胡濙拍了拍那些已经箱子,上面并未有太多的灰尘,他时常翻阅。
“胡尚书,这交趾修志吗?”刘吉有些拿不准的问道,交趾三司已经被弃置,那这修还是不修呢?
胡濙转过头来,看了刘吉一眼,刘吉比他更无德,但是年轻的刘吉,经验尚欠。
胡濙可是在讲武堂看到过天下堪舆图,上面的交趾三司和旧港宣慰司依旧在大明的堪舆图上。
不过没关系,胡濙自问身体还算撑得住,足够为刘吉撑伞到他有经验的时候了。
十年,应该足够了。
他转过身来说道:“修,我跟你说,这寰宇通志,可以随时增补嘛,不要设限,不要说得那么死,若是有开辟,增补两卷不就好了?”
“要懂得变通。”
刘吉赶忙俯首说道:“谢胡尚书教诲。”
刘吉看着这三层的小楼有些好奇的问道:“这一楼都是咱大明的书志,二楼是何物?”
这小楼里的东西极多,比如他就看到了很多当年修永乐大典图志,这二楼是什么?
“二楼是礼法,三楼是天下医书。”胡濙看了眼楼梯,笑意盎然。
肚子里没点墨水,怎么给陛下当礼部尚书呢?
胡濙当然知道刘吉到底想问什么,笑着说道:“若是想看,随时可以过来借阅。”
“谢胡尚书!”刘吉颇为惊喜的说道。
刘吉是个聪明人,胡濙有识人之明,他选刘吉在身边,就是奔着自己走后,大明的体统继续维持下去。
刘吉离开了胡濙的官邸,就来到了文渊阁找到了陈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6/2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