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第6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0/2158


陛下求贤若渴的圣名,举世皆知。
朱祁钰十分确信的说道:“徐有贞当初力主南迁,现在不也好好在河套治水吗?一个三百六十里的景安渠,朕打算给他了,三年,三百万,只要真的营建完成,朕不吝恩赏。”
徐有贞一点都不适合搞政治,连站队都迷迷糊糊的,为什么要在官场打混呢?
他就该去搞水利,今天去河套,明天去黄河,后天治理漕运,还有南方未靖安之地,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善于治水就治水便是。
于谦笑着说道:“陛下,书曰:任官惟贤材,左右惟其人。礼曰:三曰进贤,四曰使能。”
“寰无常安之国,宇无恒治之民,得贤使能者则安昌,失之者则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
“陛下圣明。”
于谦知道陛下的性子,不接受马屁,所以他把话直接讲清楚,他说的不是马屁,是实话。
朱祁钰和王文又聊了许久,直到日暮十分才回泰安宫。
今天是大年三十,他要在泰安宫内,接受群臣贺表,明天大明就是景泰三年了。
而此时的稽王府内,稽王妃钱氏拉着朱见深,正准备去泰安宫贺岁。
对于钱氏而言,她最近有些迷茫,等到此次贺岁之后,她打算出家了。
===第二百九十九章
来人取三尺白绫===
朱见深过了年就六岁了,他已经能够十分清楚且流利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语言能力已经完善了,而且开始读书识字。
朱见深虽然年纪小,但是因为稽王府里上上下下比较压抑,小小年纪,心思也开始变重了一些,这是个好事,懵懵懂懂反而会把稽王府带到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中。
钱氏是稽王妃,朱见深是稽王世子,但是朱见深并非钱氏所出,现在钱氏在稽王府颇为的尴尬。
她没有孩子,也不可能再有孩子了。
在一切纷扰的时候,稽王府上下都要仰赖稽王妃拿主意,这主意倒是拿完了,这稽王府太平了,那些嘈杂的声音逐渐多了起来。
她的话在稽王府也越来越不管用了。
周氏联合府里上上下下,要架空她。
母凭子贵,自古如此,她没有孩子,怎么能管好稽王府呢?现在连一些宫人,也对她的话,开始阳奉阴违。
倒是朱见深的生母周氏,府里的几个庶妃都围绕在了周氏的名下,对钱氏不理不睬,显然是要夺位。
钱氏的性子并不刚强,稽戾王北狩的时候,她整日哭哭啼啼,等到稽戾王被斩与太庙之时,稽王府随时有灭门之祸,她不得不刚强起来。
现在她面对周氏的咄咄逼人,再无反抗的余力,索性打算入庙为尼,也躲个清净。
钱氏拉着朱见深的手,叮嘱道:“濡儿,你到了泰安宫请安,定不要说怪话,更不要问稽戾王的事儿。”
“等你长大了,懂事了,懂道理了,你自不会怪罪你的叔父如此行事,知道吗?”
陛下杀人有错吗?
从公理而言去看,没错,获罪于天,大义灭亲,礼部的说辞是有道理的,并且无法攻讦的,否则那帮御史早就跳出来了。
从亲亲之谊、孝道大伦来看,陛下是有错的,因为长兄如父,此乃不孝之举。
但是陛下首先是大明的皇帝,掌社稷神器,若是私宥稽戾王,那是对社稷和江山的不公。
钱氏不认为陛下有错,她更不希望朱见深未来觉得陛下有错,那对稽王府而言,必然是灭顶之灾。
那么多宫人,那么多的校尉,每日都用力的盯着,竖着耳朵听着。
稍有不臣之心,必然是王府大祸。
现在稽王府里还有个草原来的蛮公主,虽然不甚狷狂,但是钱氏为自己那些日子流的泪,不值得。
一个皇帝,怎么可以为胡人弹胡琴?娶胡人为妻,还生了孩子,得亏这个孩子回朝了,否则瓦剌人不知道要用那孩子,做多少文章!
为何陈循听闻稽戾王迤北娶亲会唉声叹息顿足捶胸?
为什么礼部对稽戾王这最后一个孩子不理不睬,这是亲王子嗣,却是从不过问?
为何大皇帝知道朱祁镇迤北娶亲,如此愤怒?
为何袁彬咬牙切齿甚至要做出以下犯上的举动?
因为一旦娶了,孩子的名分就有了,瓦剌人能做的文章就太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0/2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