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第5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8/2158


瓦剌人在兴和所丢掉之前,是准备抵抗到底的,但是兴和所一战,阿剌知院认清了现实,借着渠家四处点火,大明视线转移的时候,瓦剌人转进如风跑到了东受降城。
“陛下,集宁不好守。”杨洪说了一个事实。
他指着堪舆图说道:“阴山余脉的卓资山太重要了,一旦卓资山失守,集宁的大军就成了瓮中之鳖,他们逃跑,也是明智的选择。”
朱祁钰多少明白了点文皇帝的无奈,朱棣大军出塞,敌军压根就不跟你打,跑的比兔子还快。
想要在瓦剌人逃跑之前占领集宁,就像在法兰西投降前占领巴黎一样的困难。
撤退转进其疾如风,迂回包抄其徐如林。
朱祁钰肯定了杨洪的想法,点头说道:“他们依旧在试探大明军队的进攻意图,他们依旧不肯放弃阴山之下的河套平原,他们依旧想要依靠城池据城而守,但是朕绝对不会让他们得逞!”
“河套不是他瓦剌人的长生天应许之地,那是汉土!一点都不能少!”
“可以让大军全面夺取集宁、卓资山沿线,巩固战果之后,向河套平原推进了。”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黄河携带着大量泥沙从黄土高原,流向下游,而下游地区则是平坦的华北平原。
至三门峡后,落差变小,黄河流速放缓,泥沙开始沉积,加之下游两岸长期人工筑堤束水,导致了黄河下游河床,高于两岸地面数米,形成实质上的地上河。
什么是地上河?就是黄河的海拔,其实比开封的双铁塔还要高。
稍有触怒黄河这条巨龙,黄河就会在华北平原上,神龙摆尾,造成一片黄沙泛滥的区域,被称之为黄泛区。
卓资山是阴山的余脉,控制了卓资山口,进可入河套,退可以据险守备,以图再进。
朱祁钰打集宁的目的就是彻底占领河套平原,加强对河套平原的统治,瓦剌人的想法,完全是幻想。
他作为大明皇帝要定下大明军队的战略决心,自然是不满足收复云川卫、宣德卫(凉城)、卓资山、集宁。
大明需要更进一步。
杨洪点头说道:“可以让大明军稍微休整一番,然后准备进军河套地区了。”
杨洪的表情非常微妙,他年少的时候承袭了父亲的开平卫百户,镇守在了开平卫,那时候,是永乐元年。
从永乐元年开始戍卫开平卫以来,亲眼见证了大明军队出塞,又亲眼见识到了大明弃置塞外诸卫,亲眼见识到了瓦剌人侵占了河套之地,也亲眼看到了土木堡之变,亲眼见到了京师之战。
现在,他又亲眼看到了大明军队攻城略地,再次占领了集宁附近的城池。
这种感觉非常微妙,他这四十多年的戍边,大明兜兜转转,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大明似乎走入了一个循环往复的死循环之中。
这次又会有怎么样的不同吗?
杨洪希望有点不同的事儿发生。
杨洪有些好奇的问道:“陛下为何对福禄三宝,如此的愤怒?这东西也就是商帮在折腾,而且规模并不大。”
朱祁钰为何对福禄三宝如此的抵触的呢?
因为他是后来人,切实的知道这东西,朝廷一旦不打击,就会泛滥成灾。
朱祁钰坐下说道:“利一成,则青黄可分;利二成,则垂涎三尺,利五成,则火中取栗。倍利,则目无法纪,三倍利,则无法无天!”
胡濙的三倍利的三,表示多的意思。
朱祁钰发现胡濙这个家伙,实在是太好用了,这总结很到位了。
“福禄三宝,显然不止倍利,他们目无法纪,无法无天,此物牟利极多,商帮他们聚集在一起,目的就是逐利,一旦发现利润丰厚,就会种的遍地就是。”
福禄三宝的潞麻、莫合烟、莺粟花,大明显然没意识到这些东西泛滥成灾的后果,但是朱祁钰却知道,这玩意儿…真的可以亡国。
他虽然天天自称亡国之君,但是不打击这些,怕是大明真的就亡国了。
说起亡国之君,他自然想起了老歪脖子树上挂着的崇祯皇帝,他想到了鞑清,那一杆杆的大烟枪。
老奴酋在李成梁的帮助下,不断的扩大着自己的地盘,最后书七大恨伐明,在宁远城碰了一鼻子的灰,最终病逝。
黄台吉在****代善的帮助下,登上了汗位。
崇祯年间,其实后金、清廷,政权并不稳定,但黄台吉曾经三令五申,下旨禁烟,就是莫合烟。
入了关之后,钦定鞑清律例中,鞑清也有明文规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8/2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