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第5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9/2158


兴安将一卷圣旨递给了胡濙,这是这次的殿试策问。
奉天殿前,两排大汉将军持黄麾日月旗,在初夏的暖风之下,作响。
大明奉天门外,无数的大明的贡士们等在门外。
贡士并不一定仅仅是当年的贡士,也会有一些之前的贡士,因为一些无法抗拒的原因,比如丁忧、生病、拉肚子等等原因无法殿试的贡士。
吴敬,是今年浙江的举人,学成武艺,货与帝王家,是数千年来,这片土地上的游戏规则,吴敬也不例外。
他是一个寒窗苦读的学子,今年已经三十余岁。
他在了中了举人之后,已经连续十年进京赶考,但是屡次都名落孙山,今年,终于千年万难,过了会试。
过了会试,成为贡士,基本等于中了进士,即便是最差劲,也是同进士出身不是?
他已经有了近十年的工作经验,他在浙江布政使司负责全省的田赋和税收,他精于算术,乃是杭州人。
这十多年一直无法进士及第的原因,是因为他疯狂的爱上了一门这个年代并不重视的科目,那就是算学。
十数年来,他一直在殚精竭虑的搜集历代的算学巨著,研究算学。
这也是他能以举人的身份,在浙江布政司和浙江户部清吏司,负责田赋和税收的重要手段。
丈高的朱红大门还紧闭着。
日冕的影子,指到了辰时,伴随着朝阳的升起,四周传来一阵鼓乐声,承天门的大门,才随之缓缓开启。
站在金水桥河畔的众贡士们,穿过奉天门,在锦衣卫的看护下,在经过了金吾校尉、大汉将军的搜身下,他们才前往了广场的丹陛前等候。
而以阁臣陈循为首的读卷官和受卷官,以及数十名执事则立于丹陛上,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皇帝的到来。
殿试,大明皇帝才是主考官,否则怎么能叫天子门生呢?
陈循带着内阁是从渊阁来的,他带来了有读卷官、受卷官、印卷官、掌卷官、弥封官、监视官、提调官、巡绰官、供给官等共计十七人,负责此次殿试。
辰时一刻,朱祁钰的辂车终于来到了承天门前,在车上,朱祁钰和胡濙聊了聊他见到柳七的事儿。
胡濙对此深表关切,并且谈到了太祖高皇帝,就曾经倡导去甚、去奢、去泰对国朝的重要性,此乃祖宗之法,陛下大胆施为便是。
胡濙很明确的表示,礼部这地,洗起来很容易。
江渊屡次听说胡濙这洗地的技术极为高超,但是今天真的是见识到了。
陛下刚一开口说到柳七的苦楚,胡濙就已经知道了陛下奔着什么角度去,配合不能说天衣无缝,只能算是浑然一体了。
这是七十六岁礼部尚书的实力吗?
江渊瞬间明白,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胡濙和江渊下车,请陛下下车,随后宫宦们举着三人高的仪扇,快速的来到了陛下的身后。
朱祁钰终于在千呼万唤中走到了奉天殿内,所有贡士均进入大殿,跪拜在地,行五拜三叩礼。
吴敬有点意外,陛下居然是和他们一样,从承天门进来的。
“参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多贡士俯首帖耳,口呼万岁。
朱祁钰坐直了身子说道:“平身。”
“宣旨。”
胡濙站了出来,抑扬顿挫、中气十足的说道:“朕惟自古王天下之要有三,曰道,曰德,曰功。然道莫如伏羲神农黄帝、德莫如尧舜、功莫如禹汤武。此数圣人者,万世仰之不能易也。”
在传统的价值观里,道德功,乃王天下的三把利器。
其中功排第一位的就是治水的大禹。
所以徐有贞治水有功,当一块头功牌。
“伏羲神农黄帝尧舜之事,著于易,禹汤武之迹存乎于书”
“今兹有司宾兴而来,其具为陈之,朕将亲览焉。”
“此次考试陛下旨意,可用俗字作答,亦可用正字作答,百无禁忌;需加入句读,以便阅读,以免歧义;此次考试每卷陛下亲览,可随意指摘朝政。”
大皇帝不是个小气的人,他连亡国之君的名头都受得住,只要言之有理,利国利民,皆可言。
当然屁股歪的,那就得屁股打正了,打不正,去职留印便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9/2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