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第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2158


兴安一溜烟的从远处跑来,将于谦的说辞告诉了朱祁钰。
“哦,那就派御史王复、户科给事中赵荣去朝见上皇吧,顺便帮朕带句话。”朱祁钰点头首肯,嘱咐了一番兴安,继续研究着他的景泰炉。
“石尚书,营建景泰炉之时,朕悟出一个道理来,那就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啊。”朱祁钰看着立在王恭厂的四个大炉子,颇为肯定的说道。
景泰炉从开始的一个想法,到图纸上的设计稿,都是在这些大师傅们你一言,我一语中,逐渐从纸上慢慢变成了最开始的景泰炉,到现在,景泰炉已经从一座,变成了四座。
而且一座和一座不一样,这是这些大工匠们的成果,这种产量的飞速增长,让朱祁钰底气越来越足。
钢铁是国家的脊梁骨,这在什么时候,都是不变的道理。
哪天用钢铁洪流把瓦剌人杀的干干净净,方能洗刷掉一点今日围城之恨!
朱祁钰看着面前的四座景泰炉,眼神中杀气腾腾。
===第五十九章
朱祁镇陛下让臣带句话===
相比较之前的第一座,现在的第四座,已经由原来的前包吹热空气,变成了转炉吹冷空气。
现在熔铁和吹钢已经分成了两个步骤,但是却大大的提高了安全性,再没有之前炸炉的危险,而且极大的提高了效率。
从第一炉的四千九百斤,到现在每天每炉可炼钢万斤以上,这不是四座景泰炉的极限,而是因为木炭烧制的速度太慢,供不应求。
现在景泰炉迫切的需要一种新型燃料,木炭烧制不易,而且木料因为坚壁清野的缘故,短时间很多,但是木炭供应极其不稳定。
几个人正围在景泰炉之前,商量着如何寻找更好的燃料,但是西山的煤炭即便是经过精选之后,依旧无法达到标准。
朱祁钰站在几个大师傅的身后听了很久,突然开口说道:“既然木柴烧制可以得到木炭,那么煤炭烧制呢?会不会得到你们想要的呢?”
“朕听闻博山玻璃坊,常有其臭者,炼为礁以煮玻璃,博山玻璃坊坊主有云:煤则各处产之,臭者,烧熔而闭之成石,再凿而入炉日礁。”
几位大师傅才注意到朱祁钰不知道什么时候到了,赶忙行稽首礼说道:“参见陛下,陛下圣躬安。”
“陛下所言是燋炭吗?”大工匠徐四七眉头紧皱的说道:“我们家乡那边倒是有几座燋炭炉,乃是自北宋所建,一直用到现在。”
“敢问大师傅家乡何处?”朱祁钰一愣,博山玻璃坊很有名,他们以烧制玻璃闻名,朱祁钰本意是假借博山炉之名,启迪老师傅们的思路。
他也只知道煤炭可以烧制为燋炭,但是具体怎么烧,他就不晓得了。
但是听这个老师傅所言,大明居然有现成的燋炭炉?
徐四七眉头紧皱的的回忆着,下意识的说道:“某老家大名府。”
“某想想那炉,炉为圆顶锅式,方圆八尺到一丈三尺不等,煤拣净,水洗除矸,装煤入炉筑紧,炉的顶部用泥掩盖并凿通气孔。”
“入炉烧炼的时间少则四五天、多则十数天,以煅之烟尽为度,微水渍熄即成。”
“没错,就是这样。”
朱祁钰不是懂王,并不懂的炼焦,但是显然大工匠徐四七他懂,这就够了。
他点头说道:“那就是试试吧,大概需要多少银两,报于工部报备即可。”
“草民领旨。”徐四七狂喜,长揖俯首。
朱祁钰将其扶起说道:“以后可以自称臣了,这是于老师父拟的匠爵,朕已着令工部、吏部、礼部督办了。”
他让石璞向着工匠们介绍着的大明的新匠爵体系,看着工匠们兴趣盎然的谈论着匠爵。
朱祁钰悄悄离开了王恭厂,翻身上马,说道:“去德胜门。”
锦衣卫开路,朱祁钰带着人向着德胜门而去,他爬上了城墙,拿起了千里镜,看着十里外的小土城。
他侧着头说道:“卢忠,你告诉于老师父,防止瓦剌人偷袭,顺便可以联系下脱脱不花,说瓦剌人大逆不道,朕有意封爵却多有不便,令其通传瓦剌战报。”
“让于老师父仔细甄别筛选情报,是否准确,看看脱脱不花的诚意再说。”
“末将领旨!”卢忠一揽挂在城头上的绳索,便快速的向下滑去,到了城下,翻身上马,向着德胜门外的民舍而去。
而此时御史王复、户科给事中赵荣带着龙纛大旗,向着德胜门外的小土城而去。
也先手里拿着两幅画像,乃是于谦和石亨的画像,虽然简陋,但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两个人不是他手中画作上的人。
喜宁面色凝重的看着面前的王复和赵荣二人,他知道自己的计划失败了。
这代表着郕王的皇位已经稳固,城内支持自己主子朱祁镇的人,已经做不了主了。
这是一次试探,也先和喜宁心知肚明的试探。
他们都想知道,朱祁镇这个皇帝,对于大明朝而言,还有几分价值,而现在显然易见的看出,朱祁镇,已经没有多少价值了。
“参见太上皇,上皇金安。”王复和赵荣两人重重的叹了口气,行了个稽首礼之后,便站直了身子。
王复挺直了腰杆,大声的说道:“上皇,陛下让臣带句话!”
“社稷为重,君为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2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