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第2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0/2158


可以选,但是不能闹出乱子来。
“陛下,原来是顾虑这个。”于谦这才知道,陛下是担忧有人因此借机造谣生事,同时惹得内外鼎沸。
他笑着说道:“陛下是选婚,是一后三夫人,而不是选的宫人伺候,张皇榜名告天下,则谗言不可进也。”
“若是陛下不放心,交给礼部尚书胡尚书便是。”
朱祁钰点头说道:“那就照搬吧,朕也有一个人选了,就不必要大动干戈了。”
“民间选一女子即可,没必要折腾百姓。”
===第一百六十章
勋戚一体勋戚互援===
朱祁钰和于谦一边走,一边讨论着国事,尤其是最近的一些军事将官调度。
范广需要前往辽东主持军政大事,西直门大营就少了一员副总兵官。
这个阙员,现在议论很多,京师大营,乃是天子脊梁,总兵官、副总兵官的人选,颇为重要。
朱祁钰低声说道:“会昌伯孙忠上书说,广西总兵官安远侯柳溥,廉能公正,智勇超群,宜召回统领军务。”
于谦深吸了口气,孙忠何人?
孙太后的父亲。
孙氏尊为皇太后之后,身为皇太后之父的孙忠,变得更加尊贵了起来,而且孙忠经常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以外戚的身份,为勋臣或者勋臣子弟引荐说情。
比如成山侯王通,征交趾败绩,夺爵系狱,最后籍没家产。
王通放出来后,孙忠立刻将自己所受赐膏腴之田,数十顷相赠,让王通得有自赡,自给自足。
成山侯的儿子复爵之后,感念其恩德,常常去孙忠家里拜谢,过年更是以子侄相称。
时人莫不称赞孙忠敦厚谦和,尤念其乡友故旧。
但是朱祁钰反复查验,这孙忠乃是山东人,这王通乃是山西人,哪来的乡友故旧之情?
他们之间甚至都没什么关系!
什么叫勋臣外戚一体?什么叫勋臣外戚互援?
就连英国公张辅的俩弟弟,都和孙忠走的很近。
这次范广调任辽东做总兵官,主持辽东都司,是为了防备鞑靼人和女真人,京师阜成门外缺少了一名副总兵官。
孙忠再次举荐了广西总兵官安远侯柳溥,而且这不是第一次了。
之前十团营营建的时候,孙忠已经举荐了一次,朱祁钰批了于谦的名单,这件事不了了之。
现在孙忠旧事重提,这是准备摸到皇帝的蛋蛋上了。
于谦面色十分为难,京营是他弄的、军士是他训练的、将官从上到下,都是他提名的,这已经打完了京师之战,于谦再拦着勋臣入营,颇有揽权、把京营当自家后花园的嫌疑。
但是他还是俯首说道:“柳溥堪用,两广蛮寇生发,臣以为,宜留柳溥镇两广,否则宁阳侯陈懋在福建,压力倍增。”
“麓川反复,仅仅靖远伯王骥是远远不够的。”
柳溥不是能力不行,但是国事于谦又不敢藏私。
于谦说的是实话,按理来说,皇帝和孙忠乃是亲戚,皇帝应该更加信任勋臣外戚才是。
毕竟,亲亲之谊。
他只希望,陛下不要认为他在揽权就是了。
朱祁钰却不以为意的点了点头,相比较于谦,他更担心孙太后的人掌了兵权。
于谦不会反,可是孙太后会夺门啊。
他认真的思考了片刻说道:“杨洪年事已高,此宣府之战,五个月多,夙夜不眠,为大明戍边。”
“但是杨洪已经岁数大了,七十多岁了,朕有意让建平伯高远,带着杨洪的两个侄子戍边,让杨洪回来做讲武堂祭酒。”
“那杨洪不再掌兵,杨俊骁勇,可代替范广任京师副总兵官,领阜成门外大营。”
这是一连串的军事调动。
杨洪回调任京城,此战除杨洪之外,杀敌复活最多者建平伯高远,任宣府总兵官,再加上杨洪两个人侄子,足以为大明看守门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0/2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