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第21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08/2158


“天下万法虽殊,而用心则一、万法归宗,盖皆欲民之无犯也。慎刑曰明义也,义必明则民不犯,故虽有杀上之狱,而无陷刑之民。”
“天下的律法万千,制定律法的核心大抵是不想百姓犯法,这在司法刑名中叫做慎刑。慎刑要做的就是明义,大家都知道了大义所在,自然就不会犯了,虽然仍然又犯罪的人,但是没有困于刑名、律法的人了。”
死刑三复奏的核心是慎刑,可以归纳为:以宽仁治天下,而于刑法尤慎。
而慎刑要明义,如何明义,就需要教化。
但是于谦并没有讲如何去教化,教化是需要物质基础的。
如果百姓困于生计,那就是制定如同秦律那样严苛而详细,甚至连家务事都要管的律法,也无济于事。
相反,如果百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那慎刑指导思想制定的法律,是在惩戒杀上之狱的人,而不是大部分的百姓。
律法只是底线,道德才是追求。
“谢于少保教诲。”即便是如此,范巧还是理解了慎刑的意义,欣喜的道谢。
于谦摆了摆手说道:“无妨。”
很快,详细的归化条件已经罗列。
归化后的清化军要全部解除武装,马放南山,解甲归田;
黎思诚作为另外一位安南国王前往天津卫,与琉球国王尚泰久、鞑靼可汗脱脱不花为邻,与尚泰久、脱脱不花一样,有直谏上书之权;
大明郡县安南,改安南国为交趾,一视同仁,设立府州县进行管辖,与大明同制。
归化的细节还在商谈,但是稳步进行。
朱祁玉收到了交趾来的剑身,兴安将剑柄和剑身组合在了一起,这是一把很普通的铁剑,就质地上而言,还不如大明的绣春刀好用。
但就是这么一把顺天剑,在宣德年间,将交趾变成了安南国。
“柳溥死了。”朱祁玉看着手中的奏疏平静的说道:“朕不是无信之人,复柳溥海外侯爵,仍不准柳溥子嗣入明,让礼部给个谥吧。”
柳溥选择了信守诺言事结以死谢天恩,朱祁玉自然也不会食言。
“到底是聪明人啊,选择了最合适的机会。”朱祁玉点着奏疏说道:“朕现在还在,他柳溥子嗣不得入明,但交趾日后能长治久安,大明朝廷到底是要念在柳升为国血战而亡、柳溥为郡县安南而死之事,让柳溥后人回明。”
“回,就回吧。”
朱祁玉没有在这个事儿上过多的纠结,而是拿起了一张高丽贡纸说道:“黎宜民必须死。”
柳溥的死出乎了朱祁玉的预料,黎宜民的残忍也出乎了他的预料,能把安南折腾到这个地步,也算是本事了,不过若非黎宜民这么折腾,大明朝郡县安南,怕是要节外生枝。
大明郡县安南,黎宜民当记一功,朱祁玉亲自手书赐死,黎宜民应该感恩戴德,就像黎宜民这样的败类,朱祁玉打算把他送到解刳院,看看如此无耻之尤是不是在构造上和常人不同。
碍于清化军的归化问题,和朱祁玉对黎思诚的忌惮之心,最终便宜了黎宜民,让他一死了之。
朱祁玉写完了赐死敕书之后,用印后递给了兴安,而后他又拿起了一张高丽贡纸,下达了一连串的命令。
在清化方面完全解除武装,黎思诚渡海至广州府后,云贵卫军有序从蒙自撤回驻地;
而宁阳侯陈懋进封浚国公,率领半数两广卫军镇守安南,浚国公府永驻交趾;
朱仪恢复成国公爵、石彪因功进爵定远伯,同英国公张懋、安侯于谦带领京营、水师回明;
大明吏部早就准备好的各府州县事前往交趾任职;
按制免交趾课赋三年以滋生人丁等等政令。
朱祁玉又批复了兵部呈送的奇功牌、头功牌名单,犒赏三军。
在做完了这些后,朱祁玉靠在椅背上,看着面前的一张高丽贡纸愣愣的出神。
“陛下是乏了吗?要不要叫冉宁妃过来给陛下宽宽肩?”兴安看着陛下凝重的神情问道。
朱祁玉摇头说道:“不用,待会儿去工房,晚上再去她那儿,朕只是在思考要不要给于少保进公爵。”
于谦现在是安侯,这次郡县安南,陈懋是军事首功,于谦是军务首功,相辅相成,郡县安南才如此顺利。
陈懋进爵,没道理于谦原地踏步。
兴安有一肚子的话,但是他一个字都没说。
于谦有从龙之功、京师之战首功、收复集宁河套的督师之功、皇帝亲征平叛的安定社稷之功、现在又有郡县安南之功傍身,封公是理所当然之事。
如果于谦只是单纯的大明世袭武勋,这封公就是顺理成章之事,朱祁玉也不需要犹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08/2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