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第20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88/2158


于谦看陛下一定要补偿,还绕了个弯儿,笑着说道:“景泰七年春,松江府等地大疫,刘煜捐了三十万两银子。”
朱祁玉愣了愣说道:“这么多?朕还以为他在大同府的遭遇,会长个记性呢。”
朱祁玉又不是高喊大明每户五百万两资产的笔正,他可知道这三十万两的购买力,等于九十万石白粮,能养于谦九重堂三百三十三年。
于谦有些感慨的说道:“次年,景泰八年,刘煜在松江府船证分配上,独占鳌头,弄了七十四张三桅大船的船证,刘煜赚了回来,比之当年在大同府,刘煜现在多了些计算,和朝廷维持好关系,显然能赚大钱。”
朱祁玉摆了摆手,不是很认同的说道:“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完人,他没哄抬粮价,朕就替大明百姓谢谢他了,他还肯捐钱,属实不易了。”
大明皇帝对遮奢豪户的道德要求比较低,他们不趁着国难发财,朱祁玉就能容得下他们,若是肯做点好事,那就值得褒奖了。
于谦斟酌了一下问道:“陛下,臣马上前往镇南关,现在安南太尉旧安远侯柳溥,陛下要如何处置?”
===第七百七十三章
《诡辩二十四法》===
降将可用,叛将不容,古今中外,大抵如此。
柳升作为大明安远侯,组建了大明第一支炮兵,为大明战死在交趾,死后加封为了融国公。
柳溥作为柳升的儿子,承袭了安远侯爵位,深受皇恩,出任两广总兵官,节制黎越僭朝,在景泰三年,伙同孙忠、孙继宗、王骥等人,因为待遇问题悍然反叛,最终战败出逃黎越僭朝。
大明没有对不起柳溥,即便是作为新继位的大明皇帝朱祁玉,登基之后也没有苛责柳溥,虽然没有在正统十四年、景泰元年同意柳溥出任京师副总兵官一职位,但那也是处于政治思考。
是柳溥对不起大明,他的反叛,完全是不顾公利,只为一己之私。
于谦俯首说道:“管子云:夫舍公法而行私惠,则是利奸邪而长暴乱也;”
“行私惠而赏无功,则是使民偷幸而望于上也;”
“行私惠而赦有罪,则是使民轻上而易为非也;”
“夫舍公法用私惠,明主不为也。”
“故《明法》曰:不为惠于法之内。”
这是管子《明法》篇中,关于公法和私惠关系的辩论,在管子看来,舍去公法,而用私惠,不是明主的作为。
于谦对柳溥的处置意见,就是叛将不容。
朱祁玉和于谦在对待柳溥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还是关于安南定位问题的分歧。
在朱祁玉看来,安南是外,柳溥问题,可以内部问题内部解决,外部矛盾外部解决。
在于谦看来,安南是大明的四方之地,柳溥问题,应该按照惯例来解决,那就是叛将族诛。
这种分歧,在朱祁玉登基之后,其实很多,不过每次都能得到妥善的解决,多数是于谦妥协,偶尔是朱祁玉妥协,两个人的分歧,不属于根本分歧,不涉及到路线和屁股问题。
朱祁玉经过了慎重的思考之后说道:“安南在黎利之后,重建安南国,甚至在安南国内僭越称帝。”
“朕以为若是柳溥在大明郡县安南之中,有奇功,可封其为海外侯,特宥其家人,终身不得回明。”
“若是他执迷不悟,不知悔改,那就族诛了吧。”
黎利重建安南国,严重打击了大明朝在东南亚的威望,致使向大明朝贡的船只数量骤降的同时,也让大明在万里海塘的势力大幅度收缩,严重影响了大明海贸,这对大明而言是公利。
柳溥如果能够在郡县安南之中,立下功劳,那也算是完成了他爹柳升当年的夙愿,朱祁玉可以受点委屈,封他为海外侯,宽宥他的家人。
于谦犹豫了下,俯首说道:“陛下英明。”
朱祁玉没有改变自己当初的决定,仍然以大明利益优先为原则,若有利于大明利益则做,若有害于大明的利益则不做,于谦不再劝谏,以陛下的意志为准。
君臣的分歧,其实主要就在于安南十五府之地,到底是四方之地,还是六合八荒,到底是内,还是外。
如何判定安南是内事还是外事?
其实很简单,若大明军进入安南,安南国百姓竭诚欢迎,箪食壶浆,以迎王师,那就是内事。
若是大明军进入安南,安南百姓不仅没有箪食壶浆,甚至袭扰大明军,那就是外事。
一切等到进军之时,便可见分晓了。
“于少保,安南潮湿,此次征战,少保的身体,能撑得住吗?”朱祁玉颇为关切的问道。
安南潮湿,对于谦的病情不利。
于谦赶忙说道:“谢陛下垂怜,这十年来,痰疾从未复发,还请陛下宽心,臣一定不会耽误大明郡县安南之事。”
朱祁玉点头说道:“那一切有劳于少保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88/2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