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第20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82/2158


当年元右党人碑,就是没有控制好朝堂狗斗的力度,党锢就成为了北宋亡国的一个注脚。
哪怕是披着一层遮羞布,那也是体面和余地不是?
“至于这本。”胡濙当然知道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疏的内容,而且沉翼在递上奏疏之前,也是跟师爷们都通过气儿的。
胡濙也是有些犹豫,他知道这本奏疏的意义,这也是最近朝堂中,议论最凶的一件事,胡濙非常希望这本奏疏能够通过廷推,最后成为大明的永例。
胡濙握着那本奏疏,深吸了口气,看着朱瞻墡说道:“陛下睿哲天成,最让臣等惊骇的是陛下在财经事务上的建树,唯有生产,方有昌盛。”
“陛下登基至今,所作所为,旨在提高大明的生产力,这是陛下所有事的初衷,如果能看清楚这个初衷,就能看懂陛下所作所为。”
“陛下,从来不是一个圣心难测的君王,相反,非常好猜,甚至不用猜。”
在胡濙看来,没有比陛下更好猜度心思的君主了。
陛下在群臣面前就跟透明人一样,要做什么,明明白白的写着,陛下还生怕别人不知道,还要写圣旨告诉所有人,要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
胡濙稍微停顿了下继续说道:“就以陛下在广州府办的坐寇桉而言,坐寇是广州府四大家的家奴、工具,他们是朘剥百姓的那把刀,把这把刀折了,百姓们就能把生活成本转移到婚配、生子、养育之上。”
“人多了,生产力才能提高,以人为本,为了让这么多人活着,就必须要想方设法的提高亩产、提高分工与合作的效率、增加田亩。”
“否则,饿的眼睛通红的人,听闻大富大贵在山珍海味的时候,会泯灭人性,是不会跟你讲什么礼义廉耻,他们只会敲碎有粮人的脑袋,喂饱自己。”
“十年前的福建,福建布政使将手伸向了百姓的最后一口粮,百万之众,波及五省的民乱浩浩汤汤,国本震动。”
胡濙点出了陛下同意这本奏疏的主因,陛下看的不仅仅是人亡政息,陛下更看重的是大明生产力的提高,这才是关键。
陛下始终不移的坚定消灭着一些只想着躺着收租的肉食者,目的就是放松百姓脖子上的枷锁,进而扩大生产力。
五万万丁口,如果在六十年后,大明真的有这么多人,那大明要么大乱,要么大治,别无他途。
“听胡老师父一席话,真的是茅塞顿开,喝茶,喝茶!”朱瞻墡眼睛越来越亮,推着茶盏说道。
罗炳忠低声问道:“那胡尚书看,这永不加赋,办还是不办?”
胡濙紧握着奏疏说道:“办!昭告天下的办!无论多大阻力都得办下去。”
“廷推的事儿,殿下勿虑,臣来和朝臣们分说。”
胡濙不知道自己天命何时,他要趁着自己还足够的清醒,在朝廷仍有威望的时候,帮陛下做更多的事儿。
“那就有劳胡尚书了。”朱瞻墡长松了口气,有胡濙帮忙,这件事通过廷推才会简单。
朱瞻墡无奈的问道:“可是如何执行下去呢?”
胡濙成竹在胸的说道:“科层制官僚,是对上负责的,当事情涉及到了他们的升迁的时候,就变的极其重要了,纳入考成之后,必然有人不甘心自己的钱袋子瘪了下去。”
胡濙混迹官场五十载,屹立不倒,太了解这些科层制的官僚了,他们就只是对上负责,只要纳入考成,就足够执行了。
考成法和士绅一体纳粮,是陛下平定了南衙僭朝叛乱之后的重要战果,当然要好生利用。
朱瞻墡追问道:“那倘若有人倍之呢?”
“名教罪人。”胡濙拍了拍另外一本奏疏,颇为认真的说道:“有人胆敢倍之,就用此法教他做人,用骂诗和千字,石刻后,填满他家祠堂,遗臭万年。”
大明太祖高皇帝判了蒲氏一家对不起宋室,责令蒲家人不得参加科举,就这一招,就把煊赫了数百年的蒲氏,打的改名更姓,最终泯然。
如果用名教罪人,效果更佳,这就是陛下送给襄王施政的宝剑。
“那孤就没什么疑问了。”朱瞻墡郑重的点头说道。
胡濙拄着拐杖站了起来,一步一步的向着御书房外走去,他站在楼梯口,驻足许久,送行的罗炳忠和成敬,也没有打扰胡濙。
几个人就这么静静的站着,看着平平无奇的楼梯口。
成敬和罗炳忠都不知道胡濙在看什么。
胡濙用力的攥着手中的拐杖,当年陛下的御书房在这讲武堂聚贤阁的二楼,而不是一楼,他有一次觐见陛下上楼梯,在楼梯拐角的位置停顿了一下,陛下后来就把御书房搬到了一楼来。
显然是出门宣他觐见的兴安,将这个事儿告诉了陛下,陛下才做了这个决定。
或许陛下早就忘了此事,但是胡濙一直都记得。
胡濙开口对罗炳忠和成敬说道:“君乃臣之元首,臣乃君之股肱。”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陛下宽仁德爱,臣感激涕零,铭记五内。”
“走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82/2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