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第20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36/2158


为了大明殚精竭虑的于少保,再次耗费了大量的心力,送到了陛
对于于谦而言,任何能够通过行政手段化解的问题,对他而言,都是轻松的,不需要耗费心力的,只有无法通过行政手段化解的问题,才会面呈陛下。
这份厚重的奏疏中,是大明银庄的一份清单,共计三百七十八人,在大明银庄的储蓄超过了三百零七十万两白银。
而大明银庄的总储蓄量不过三千七百万银币。
这份奏疏的内容决计不是具体的数字,而是其比例,在大明银庄储蓄的商贾大约有四万人。
也就是说,根据大明银庄的储蓄,可以管中窥豹,仅在大明银庄的样本而言,大明1%的人掌握了大明超过10%的财富,2%的人掌控了大明超过58%的财富。
这才是于谦这份奏疏的沉重之处,因为大明银庄宝源局的纳储主要集中在商贾和遮奢户上,如果放眼整个大明,再加上掌控的优质生产资料也就是优质资产而言,贫富差距的比例会更加恐怖。
于谦面色沉重的说道:“陛下,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而且很可能,日后,贫者越贫,富者越富,指望富者的良心,显而易见,是靠不住的。”
修文远以来之道,是孔夫子基于不患寡而患不均得到的一个政治思想,均并非单纯指均分,而是各得其分,安谓曰上下而安。
来都来了,这个俗语,也是基于如此逻辑。
即便是已经腐朽的儒学士,臭老九,也知道分配不均的结果是天下不安。
朱祁钰沉默了许久了片刻说道:“我们暂且把劳保局撑下去,让农夫、工匠劳有所得,才是眼下该做的事儿,至于其他的,朕也只能寄希望于大同世界了。”
“一个生产力极高的世界里,物质资源高度充沛,那就没必要分配了。”
朱祁钰第一次对于谦描述了他想象的大同世界,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道之世相同,文化昌盛人人有德,人人敬老爱幼,物质资源丰富到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翰林院的翰林们,总是在不停的造梦,创造着他们心中的大同世界和理想国,甚至可以说是地上神国。
而大明的主事的事务官,比如于谦、江渊、俞士悦等大明师爷们,包括大明皇帝,都很少做梦,而是活在现实里,解决一个又一个的现实的问题。
只是偶尔抬起头的时候,看着似乎近在咫尺的理想国,感慨一声,道阻且长,继续埋头苦干。
大明就是如此。
在逻辑上,陛下所言的社会物资极大丰富,人们具有相当高度的道德品质,进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理想国是可以实现的。
但是在现实里,于谦和朱祁钰却清楚的知道,那是无法抵达的山顶,水中捞月,镜花水月而已。
于谦和朱祁钰罕见的在奏对中沉默了下来,虽然陛下给出了答案,但是这个答案,在于谦看来,却是难以实现的。
朱祁钰笑了笑,双手一合用力击掌的说道:“于少保,你着相了。”
“我们一直在做,比如坚定不移的开海,可以部分实现社会物资极大丰富!”
“你看,棕油这种食用油,就出现在了我们的盐铁会议之中,还有来自忽鲁谟斯和爪哇的黑油,解决了部分大明照明的问题。”
“所以,不要忧虑,向前便是。”
朱祁钰其实有些担心,于谦在这种事儿耗费太多的心力,继而影响健康,这是朱祁钰绝对不想看到的。
在景泰年间,于谦必须善终。
于谦略微有些释然,他的确是着想了,他俯首说道:“谨遵陛下教诲。”
“明日,陪朕去瞧个热闹去。”朱祁钰神秘兮兮的说道。
于谦一愣,满是笑容的说道:“又瞧热闹?”
“就是单纯的热闹罢了,看看咱们大明这群遮奢豪户们,又整出了什么新花样而已,不是什么要紧事儿。”朱祁钰笑着解释道。
的确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儿,明天的热闹,朱祁钰还会带上有了身孕的冉思娘一起去。
次日的清晨,朱祁钰换上了拽撒常服,纡青佩紫,摇身一变成为了山东豪商黄老爷,而冉思娘也是略微打扮了一下,并未施加粉黛,但也是媚意天成。
于谦完全不知道要看什么热闹,魏国公徐承宗去接上了于谦,一起去了棋盘园。
棋盘园在寿庚巷,寿庚巷紧邻三十二间巷,这都是当初云麓仙居所在,即便是被邓茂七烧的干干净净,这十余年之后,此地再次成为了豪奢之所。
而今天朱祁钰参加的就是当地知名的相亲大会,入门是要验贵富的地方,贵,最少要有功名,富,则是资财不少于十万两金花银或者有大明银庄的储蓄票证。
朱祁钰作为大明第一富,他的内帑里的银子数以千万计,连兵仗局加班加点都压印不完的银子,多到每年盘库都要数月有余。
在中原王朝,也是要相亲,的比如杜甫年轻时候,正值大唐最强盛之事,就写过一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在南宋时候,已经发展到了男家择日备酒礼诣女家,或借园圃,或湖舫内,两亲相见,谓之相亲,若是相不中,这酒礼便赠予女方,算是结下了善缘。
通常选在了正月十五的上元节,三月初三的上巳节和七月初七的七夕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36/2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