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第18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75/2158


===第六百九十九章
换家战术===
此时要打鱼的袁彬等人,船舶正在快速的向着堺港而去。
连大内氏和尼子氏都得到了三管领伙同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政,要讨伐山野银山的消息,掏了袁公方的老巢。
袁彬等人能不知道吗?
他要打的鱼,正是三管领和室町幕府。
堺港在难波京(今大阪)北部,因为倭国要前往大明朝贡,而特别建立。
由于勘合贸易的利润极其诱人,过于惊人,堺港遂成为有实力大名的必争之地。
这个堺港先后有大内氏和细川氏争夺,大内氏和细川氏也因为这个堺港结下了极深的仇怨。
大明皇帝的海外市舶司,共有四处,琉球的那霸港、朝鲜济州岛、澎湖市舶司以及倭国的难波京。
这四处海外市舶司,唯有难波京未曾确立。
袁彬披甲带刀,兜鍪带好之后,并没有扣下,而是看着战座舰劈开的波浪,出神的说道:“在倭国待久了,甚至还以为倭国这样的方式,才是人间常态。”
“甚至认为它比大明还要合理几分。”
“嗯?”李秉用鼻音发出了自己的疑问。
李秉一直以为袁彬是在迷茫陛下的态度,或者迷茫是否应该追逐权力。
但是现在看来,袁彬似乎有迷失自我的征兆。
连倭国这种天下失序、群雄蜂起、连年战乱的地方,也能称之为人间常态?
甚至比大明还要合理几分,这又从和说起?
“说说看,我很想听听你的想法。”李秉面色如常的问道。
给一个人解惑,不是完全否定对方的迷茫,而是深入他所思所虑之中,去思考他内心真正的想法。
袁彬大马金刀的坐在甲板上,看着辽阔的海面平静的说道:“室町幕府、三管领、守护大名、武士和普通百姓,都有很大的几率看不到明日太阳升起,百姓朝不保夕,室町幕府的将军似乎也好不到哪里去。”
“京都府的城头王旗变幻,三管领也并非世袭罔替,那武田山名氏,之前还号称六分之一倭国,现在不也龟缩在三个令制国内,瑟瑟发抖?”
“这权贵也好,富商巨贾也罢,守护大名又如何?该死还是得死。”
“死亡之后,腾空了肉食者阶级,增加了上下阶层的流动。”
“倭国地面,一揆和国一揆,如火如荼,驱逐了国主,最普通的百姓,也有可能一跃成为守护大名。”
“今天你是国主,明天我国一揆之后,我也是国主。今天你吃香的喝辣的,明天就轮到我了。”
李秉听了袁彬的第一个理由,沉默了许久。
正如襄王殿下所悟的那般,官选官总是在向世袭制转变,而这代表着大明阶层流动姓降低,也就是阶级固化。
袁彬似乎说的有那么几分道理。
袁彬继续盯着海面说道:“堺港是个很神奇的地方,这里是倭国茶道盛行的地方,今井宗久、津田宗及是茶道宗师,甚至在堺港形成了风力。”
“茶道蔚然成风,每次大明货船到港的时候,堺港的所有人,是所有人,争相购买茶砖。”
“很多穷苦之家的百姓,也愿意花费几乎所有的身价,买一块茶砖去享受。”
“因为他们不知道明天还能不能活着,索性把钱都花出去,及时行乐。”
“你再看大明,地主们恨不得粮仓里的粮食,都烂在仓里,恨不得银子在猪圈里埋到他们忘记。”
“为何?还不是知道自己不会死,所以想要把钱存起来?”
“大明的冬序是钱荒,如果能把地主们圈在猪圈里的银子都挖出来,还会有钱荒吗?”
李秉愣愣的说道:“不会,自从南宋初年开海之后,流入大明的银子,数以亿计,倘若这些银子都在流通,大明何至于有眼下之冬序?”
李秉差点都被袁彬给说服了,这个平日里五大三粗的猛人,居然思考的如此深刻。
袁彬继续说道:“即便是这人死了,也不会给家人们带来多少的伤痛,因为所有人都是如此,连室町幕府的大将军都有可能随时暴毙,更何况百姓呢?”
“而且死亡,在倭国似乎不是那么可怕,只要一死,就不用面对沉重而漫长的劳动仅仅赚到了一点口粮、不用忧心生活琐事、不用每日惶惶不安,不知道明天和死亡哪个先来。”
“即便是死了,家人悲痛不已,其实也没什么大碍,那些个波斯商人,带来了福禄三宝,也可以抚平家人们的伤痛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75/2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