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第1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0/2158


李永昌再次说道:“还有福建兵祸导致民不聊生,陛下有好生之德,引祖训,凡岁灾,尽蠲二税,且贷以米。还请宁阳侯多多费心,守土安民之事,乃是国朝社稷之大事。”
“户部已经递了奏疏,没几日圣旨就到了。”
陈懋深吸一口气大声的喊道:“臣替福建百姓,叩谢陛下皇恩!”
===第一百一十八章
子嗣很重要(均订加更)===
陈懋得到的敕喻上,最主要的就是屯田策,就是军屯法的恢复,但是朱祁钰在敕喻中,尤为强调了倭寇祸患的危害。
陈懋手中的农庄法和京畿是有所区别的,京畿地区的义勇团练训练有,但是极少。
但是山外九州和福建的农庄法,更像是军屯法,对于义勇团练的训练比例做了大幅度的提高。
事实上,海疆倭寇是在元朝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让人十分头疼的问题。
当时苏松漕粮都是海运,倭寇就经常截船,导致汗八里,也就是北京的粮食供应,出了问题。
在元末时,张士诚被灭之后,残余势力就曾经和倭寇勾结,为祸海疆。
倭寇在有一段时间非常的老实,甚至二十余年内,没有任何一个倭寇犯中国的事。
就是永乐三年起,宣德八年终止的郑和下西洋的时候,那时候大明拥有全世界最强大的海上舰队。
倭寇哪敢招惹中国?躲着走都来不及呢。
朱祁钰对于闽南之乱非常的关注,特意叮嘱陈懋:“闽南多倭寇,倭尝驾小舟流劫土佐、丰后海洋间,隐泊野岛,窥视商船劫掠之。”
“夫夷寇之为滨海患者,非倭夷敢自犯中国,乃中国自为寇也。”
“有司平日无教养,抚养无方,饥寒所迫,驱而为盗,又不能设法散之使去,招之使来,比致养痛势成,联舟结寨,虏官兵焚汉船。”
倭寇是倭国胆敢侵犯中国吗?
朱祁钰在奏疏里也说的很明白。
地方不与民休养生息,百姓饥寒交迫,稍加压迫就会变成海盗。
地方又无法妥善的驱散他们,最后所有的落草为寇的百姓,联舟结寨,虏官兵焚汉船,逞凶海疆。
对于闽南治理问题,朱祁钰给出的具体意见就是,恢复军屯、建立农庄、训练民兵,守住他们的粮食,若有战,亦可征召剿倭。
李永昌作为内侍,看着陈懋接到了圣旨和敕喻,便翻身上马说道:“宁阳侯,咱家传旨也传到了,就不多留了。”
陈懋放下了手中的敕喻,对着李永昌说道:“大珰缓行,已经准备了茶点膳食,等吃了饭再走不迟。”
陈懋从驿站得知,有圣旨到的时候,就已经在准备了,虽然打仗把福建打的千疮百孔,但是找一点食材,做一顿饭招待黄衣使者还是能够做到的。
最主要的是,这大珰万一回去在陛下面前胡诌几句,那陈懋岂不是天下奇冤吗?
车马费总是要给一点的,陈懋也准备好了,只不过大庭广众之下,却是不好塞过去。
李永昌拱手说道:“那不成,大珰交待咱家,到了地方切勿卡吃拿要,借机生事,只准传旨,不可擅权。”
“宁阳侯,陛下说:待君凯旋,陛下亲设经筵,为宁阳侯接风!”
“再会。”
李永昌再次拱了拱手,带着三四个东厂的番子,向着来路而去,连一刻都没有停留。
东厂的番子都听老祖宗的,宫里的老祖宗是司礼监提督太监、东厂督主兴安。
相比较之下,是拿陈懋的钱,还是命值钱呢?
李永昌驱马向着北方而去,陈懋眨着眼,看着这宦官的背影,他忽然想起旧时,他镇守甘肃的时候,王振那一帮人只要到了甘肃,就是大肆敛财。
陛下这帮东厂番子,居然就这么走了?
简直是,不可思议啊!
陈懋当即传令下去:“立刻传令指挥、各把总、指挥佥事、掌令官,与义勇团练共约,杀人者死!”
杀人者死,是最基本的公平。
朱祁钰让陈懋定下的规矩,那就是只要是杀了人,那就必须死,无论这个人是谁,做了什么,都必须死。
更多的公平,朱祁钰也做不到,陈懋也做不到,但是这一条杀人偿命,是天经地义之事。
世间就没有绝对公平,朱祁钰不是理想主义者,他没有讲其他的公平,只讲这么一条,杀人者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0/2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